期刊文献+

伤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其主要并发症。其病理特点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的增生、坏死最为显著。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伤寒属于中医学的"湿温"范畴。中医学认为,伤寒多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阻滞气机,湿热熏蒸而成。其病理以湿热相合、蕴证不化、胶着难解而致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为特征。邪遏胃气,病变主要在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治疗应遵循三焦辨证规律,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方法,重视肠络的局部损伤,分辨湿热的偏盛程度及有无兼夹证,以分解湿热为治则。中医将伤寒分为湿遏卫气、胃肠湿热、热入营血、气虚血脱、气阴两伤与余热未清等5种证型。应先确定伤寒的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法。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伤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出处 《人民军医》 2018年第12期1165-1166,1174,共3页 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6

共引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