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政府和家庭的责任组合,各国的长期照护制度可划入不同的体制类型。20世纪90年代后,不同的照护改革却呈现出一定的趋同特征,调整了政府与家庭责任边界,家庭政策由责任取向转为权利取向。中国的照护政策选择并没有超出他国的经验范围,老人照护政策呈现出从针对特定群体的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服务对象从一般老人到失能失智需长期照护的老人,从强调家庭责任到政府支持的演变过程。新时期,我国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以保险制度下的政府支持与市场供给相结合,标志着我国老人照护服务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去家庭化取向。对照他国照护体制,我国老人长期照护中的政府与家庭责任演化有其共同之处,但另一方面,又凸显出孝文化传统,强调家庭责任。我国老人照护政策在家庭和政府责任的均衡与融合方面还需作出新的探索。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4,共8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广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广东省老龄群体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研究"(GD16CGL13)
广东省高校社科重点实验室"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2015WSY0010)
广州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