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子史衰而文集之体盛"的唐宋至近古时期,文士编集仍有意模仿子书,以求成一家之言,表现在文献形制上的典型特点便是文集内外篇分帙。在文集编次源流中,内集一般指作者之正集,而外集则为掇拾散佚作品而成的补编。但由于受子书分内外篇的影响,别集内外分帙又具有了内精外粗、编子书入集等体例质素。倘别集作者身份为儒士,在编次文集时往往内儒学而外佛老;倘别集作者身份为僧道,则往往内佛老而外儒学,从中皆能勾勒别集编纂受子书影响之痕迹。
出处
《励耘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52-71,共2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M630133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8VJX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