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全面爆发前一个月,中国新文学界爆发了一场关于"看不懂的新文艺"的论争。这是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关于新文艺"懂"与"不懂"、"清楚"与"晦涩"论争的一次集中爆发,除挑起论战的梁实秋与胡适外,废名、周作人、沈从文、卞之琳、何其芳等新老京派文人与水天同等非京派文人都卷入其中。论争的文学史意义重大,既关涉中国新文艺语体文发展的脉络与前途,又牵涉个人恩怨、文艺思想碰撞,可以折射当时新文学发展的文化生态与文学语境。这场文学论争非常复杂,涉及象征主义诗学之争、梁胡与京派恩怨、何其芳与京派关系及其在论争中的位置等问题。由此,真正揭开这些复杂的隐情,才能透彻地理解这桩公案及其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1,共8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何其芳创作思想转变研究"(2018JD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