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诗学本质 开拓新的研究空间——评《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6-56,共1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1倪培翔.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历史路向──《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读后[J].中国图书评论,2001,24(8):56-57. 被引量:1
-
2刘卫英,王立.怀古诗的诗学本质及其精神史意义[J].求索,1998(6):93-97. 被引量:8
-
3道·昭日格图.托忒蒙古文香祭诗歌研究[J].中国蒙古学(蒙文),2011,39(6):121-125.
-
4王镇.“形式”——现代西方文论之钥[J].俄罗斯文艺,2016(1):147-151. 被引量:1
-
5谢应光.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诗学本质观的建构方式[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4):14-15.
-
6古·才仁巴力.青海诗人巴彦诗歌研究[J].中国蒙古学(蒙文),2011,39(4):65-70.
-
7谢应光.从“者也”到“是”——中国现代诗学本质探索方式的转变[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2):61-63.
-
8周文德,曹志希,潘衡跃.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25-128. 被引量:2
-
9周水才.英语诗歌的句法结构[J].外语研究,1989(1):17-27. 被引量:1
-
10顾祖钊.诗魂三魄论——对诗学本质的综合思考[J].文学评论,1998(2):39-49. 被引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