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洋务派与“丁戊奇荒”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北方发生了特大旱灾,史称“丁成奇 荒”。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积极主持了对灾民的赈济活动,动员和 组织社会力量进行义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他们对这 一奇灾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作了探究分析,揭露出困人为破坏导致 生态失衡,抗灾能力降低的现实状况,这对后世的防灾抗灾和发展 农业均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作者
王金香
机构地区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31-37,共7页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关键词
洋务派
"丁戊奇荒"
赈灾
义捐
李鸿章
旱灾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20
1
高鹏程,池子华.
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J]
.社会科学,2006(11):132-138.
被引量:9
2
郭春梅.
清光绪村社灾情碑研究[J]
.文物世界,2003(5):58-60.
被引量:1
3
郭春梅.
光绪初年山西旱灾初探[J]
.中国地方志,2003(S1):54-56.
被引量:5
4
郝平,周亚.
“丁戊奇荒”时期的山西粮价[J]
.史林,2008(5):81-89.
被引量:13
5
董传岭,张思.
晚清山东的官赈救荒[J]
.史学集刊,2009(2):73-79.
被引量:4
6
池子华,李红英.
晚清直隶灾荒及减灾措施的探讨[J]
.清史研究,2001(2):72-92.
被引量:22
7
苏全有,张秀娟.
晚清河南灾荒的影响论略[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73-76.
被引量:8
8
杨剑利.
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J]
.清史研究,2000(4):59-64.
被引量:27
9
郝平.
山西“丁戊奇荒”述略[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44-47.
被引量:8
10
王雪梅.
近代中国第一次“公司热”[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2):77-8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9
1
郭春梅.
河东碑刻中的光绪旱灾[J]
.文献,2005(4):66-82.
被引量:2
2
王鑫宏.
河南“丁戊奇荒”灾情与社会成因探析[J]
.农业考古,2009(6):16-21.
被引量:6
3
陈伟宁,陈明杰.
近代中国第一次金融风暴[J]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62-67.
4
曾早早,方修琦,叶瑜,张学珍,萧凌波.
中国近300年来3次大旱灾的灾情及原因比较[J]
.灾害学,2009,24(2):116-122.
被引量:16
5
王鑫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戊奇荒”研究综述[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109-114.
被引量:7
6
王鑫宏.
河南近代农业发展滞后原因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88-20289.
7
张高臣.
洋务派防灾救荒思想与实践述略[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6):120-126.
8
童舜尧.
论晚清士人农业观的变迁[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38-42.
9
万东升.
浅析中国近代交通与中国慈善事业的现代化[J]
.考试周刊,2007(27):125-126.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郑景云,文彦君,方修琦.
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气候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若干特征[J]
.资源科学,2020,42(1):3-19.
被引量:16
2
郑大玮.
论科学抗旱——以2009年的抗旱保麦为例[J]
.灾害学,2010,25(1):7-12.
被引量:11
3
李卓仑,王乃昂,董春雨,吕晓东,赵力强.
1928年甘肃旱灾的时空差异及气候背景[J]
.灾害学,2010,25(4):11-15.
被引量:2
4
汪志国,谈家胜.
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35-43.
被引量:1
5
萧凌波,方修琦,黄欢,魏柱灯.
1780-1819年华北平原水旱灾害社会响应方式的转变[J]
.灾害学,2011,26(3):83-87.
被引量:8
6
李昊洋,李琼芳,李鹏程.
华北历史干旱的社会影响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63-66.
被引量:2
7
萧凌波,黄欢,魏柱灯.
华北1743-1744年与1876-1878年旱灾中的政府粮食调度与社会后果对比[J]
.灾害学,2012,27(1):101-106.
被引量:13
8
王新宁.
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2):91-94.
9
方修琦,萧凌波,魏柱灯.
18~19世纪之交华北平原气候转冷的社会影响及其发生机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43(5):810-823.
被引量:28
10
FANG XiuQi,XIAO LingBo,WEI ZhuDeng.
Social impacts of the climatic shift around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3,56(6):1044-1058.
被引量:19
1
为了汶川——著名书画家抗震义捐荣宝斋义卖会即将举行[J]
.收藏.拍卖,2008(6):18-18.
2
周榕林馆员义捐作品支援灾区[J]
.广西文史,2008(2).
3
各地飞鸿[J]
.黄埔,1998(1):45-46.
4
俞红光.
江西省台联机关情系灾区献爱心[J]
.台声,2008(6):26-26.
5
宋强.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记著名作家京城赈灾签售义捐活动[J]
.出版广角,2008(6):46-47.
6
秦桂英.
“复兴”老板义捐粮[J]
.湖北档案,2002(8):45-46.
7
安特利亚·扬库.
国际人道主义在中国:从20世纪初的灾赈谈起[J]
.史学月刊,2014(4):15-20.
被引量:7
8
泽平.
疾风知劲草[J]
.文史杂志,2005(3):46-47.
9
刘兴吾.
颂沈因洛同志[J]
.当代老年,2016,0(6):58-58.
10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王晓鸿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J]
.江西政报,2006(18):30-3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