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卞之琳诗歌的美学特征——略论知性在卞之琳诗歌中的存在与变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知性是东西方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 ,而卞之琳对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的知性作了中国式的解读 ,用中国传统的意境去涵盖知性。因此知性在卞之琳的诗歌中就有了相应的变形 ,具体表现为 :相对论思想。
作者
王捷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出处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5-26,32,共3页
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卞之琳
诗歌
知性
美学特征
西方现代主义诗
意境
相对论思想
抒情
文学创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余虹.
在西方文明的转折点——论象征主义思潮[J]
.外国文学评论,1989(1):85-90.
被引量:10
2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9
1
杨萌迪.
象征主义艺术——开拓非理性的策略[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3):3-5.
2
王晓珊.
存在与选择——从《死无葬身之地》看存在主义戏剧[J]
.福建艺术,2002(4):25-27.
被引量:1
3
车成安.
论象征主义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4):75-79.
被引量:3
4
曾艳兵.
当代文学鉴赏的困惑——论艾略特的《荒原》[J]
.外国文学评论,1991(2):24-29.
被引量:2
5
张忻波.
从小说《红字》中的“A”字看象征的多义性[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16(3):200-203.
被引量:1
6
张中锋.
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J]
.文史哲,2008(3):131-139.
被引量:6
7
高娟.
《红字》的多重象征手法和现实意义[J]
.文教资料,2011(25):25-26.
8
纪莉霞.
《荒原》诗艺的审美探索[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0(4):78-79.
9
赵山奎.
存在论视野中的《伊凡·伊里奇之死》[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11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3
1
叶琼琼,王泽龙.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欧化特征[J]
.湖北社会科学,2010(4):118-122.
被引量:2
2
潘志存.
试论中国现代知性诗歌的特征[J]
.温州大学学报,2004,17(4):72-75.
被引量:1
3
董洪川.
“九叶”诗论与T.S.艾略特:从理论建构到批评实践[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54-59.
被引量:2
4
刘燕.
T·S·艾略特与中国现代诗学[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2):101-109.
被引量:6
5
谭桂林.
西方影响与九叶诗人的新诗现代化构想[J]
.文学评论,2001(2):107-116.
被引量:7
6
董洪川.
叶公超与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4):102-107.
被引量:6
7
陈希,何海巍.
中国现代智性诗的特质——论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18-22.
被引量:9
8
王泽龙.
论中国现代派诗歌意象艺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6):103-110.
被引量:7
9
杨华丽.
论诗学中的“知性”概念[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96-98.
被引量:1
10
杨华丽.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只珍异狐狸——卞之琳知性诗歌创作论[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46-4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夏强.
新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知性研究综述[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0.
1
田静.
卞之琳诗歌中的历史[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108-109.
2
田素芹.
卞之琳诗歌的知性色彩[J]
.作家,2011(14):18-19.
3
王云飞.
从《诗经》看朴素辩证法及美学思想的萌芽[J]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7,17(1):73-75.
4
徐拥军.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论柳永的归家意识与隐逸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51-54.
被引量:1
5
孙雅晴.
卞之琳诗歌的语言艺术分析[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12):289-289.
6
张艳存,刘常飞.
论浪漫主义诗歌对穆旦前期诗歌创作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1):249-250.
7
贾明强.
论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1998,0(1):25-28.
被引量:1
8
朱慧玲.
穆旦的意义[J]
.语文月刊,2002,0(11):2-3.
9
朦胧诗派[J]
.初中生(锐作文),2009(1):72-72.
10
王余鹃.
略论穆旦诗歌的民族性[J]
.华中人文论丛,2010(2):66-68.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