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分子流行病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前瞻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成都医药》 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0

  • 1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微观辩证与辩证微观化[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5):263-263.
  • 2刘正乐 王家良.临床意见分歧的分析和处理.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3.
  • 3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内科 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内科.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辩证规律探讨[J].新医药杂志,1976,(7):309-309.
  • 4北京市宣武医院内科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冠心组.169例急性心肌梗塞舌象的初步观察[J].新医药杂志,1978,(4):171-171.
  • 5施永德 戴瑞鸿 等.56例急性心肌梗塞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及中西医两法疗效的比较[J].新医药杂志,1978,(4):167-167.
  • 6Si1ngy G.循证医学--疗效与疗效[A].华西医科大学.中国国际Cochrane协作网研讨会文献集[C].,1997.8.
  • 7赖世隆 梁伟雄 谢红 等.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讲义[M].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内教材,1996.114-121.
  • 8雷燕.络病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18-23. 被引量:316
  • 9张鸣明,刘鸣.循证医学的概念和起源[J].华西医学,1998,13(3):265-265. 被引量:210
  • 10雷燕,林求诚.冠心病中西医易患因素的743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394-39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24

同被引文献27

  • 1王米渠,杨丽萍,丁维俊,高泓,王庆国.一个寒证家系中发现1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报告[J].中医杂志,2006,47(2):131-133. 被引量:17
  • 2杨丽萍,王米渠,吴斌,王明臣,张天娥.虚寒证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J].江苏中医药,2006,27(5):24-25. 被引量:14
  • 3吴斌,杨丽萍,张天娥,许锦文,王米渠.热药疗寒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14-917. 被引量:22
  • 4梁月华 谢竹藩.中医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79,59(12):705-709.
  • 5梁月华 等.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54.
  • 6梁月华.植物神经平衡的综合指标测定法[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9,(4):239-239.
  • 7梁月华.电刺激对寒证热证动物痛阈惊厥值的影响[J].中医杂志,1982,23(11):68-68.
  • 8Liping Yang,Miqu Wang,Wei Wu,et al.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Cold Syndrome Using Microarra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7,35(4):615.
  • 9梁月华 王传社 章云津.寒凉和温热药复方及知母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机制探讨.中药通报,1988,13(11):48-50.
  • 10梁月华 李薪萍 任红.寒证和热证脑、脊髓、内脏NE、DA、5-HT含量变化.中医杂志,1991,28(12):68-6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