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阳虚与眩晕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肝阳虚一证,历代医家论述不多,且眩晕从肝阳虚论治者亦属少见。笔者根据临床治验体会,认为肝阳虚一证确有其病理基础,兹仅就拙见略述之。二、肝阳的生理和病理肝为五脏之一,属厥阴,中见少阳之化,《灵枢》所谓“肝为阴中之少阳”。少阳为初生之阳,主持生发之气。
作者
王孟祯
机构地区
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1991年第8期22-23,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肝阳虚
眩晕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5.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0
1
庄泽澄,月辰.
寒滞肝脉证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89,13(7):11-12.
被引量:1
2
潘学柱.
“寒滞肝脉”、“阻黄”病机辨析[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2):9-10.
被引量:9
3
潘学柱,王孟祯.
治肝勿忘护阳[J]
.山西中医,2005,21(2):6-7.
被引量:2
4
朱倩,刘士敬.
温补肝阳法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运用[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6):250-251.
被引量:10
5
潘学柱.
肝阳虚理论基础探析[J]
.吉林中医药,1995,15(5):2-3.
被引量:10
6
潘学柱,邵泽善.
慢性前列腺炎治从肝阳不足初探[J]
.陕西中医,1995,16(10):453-454.
被引量:4
7
胡文宝.谈肝气虚肝阳虚[J].山东中医杂志,1985,(3):5-7.
8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9
张维 王金海.试论"肝虚无补法"[J].浙江中医杂志,1994,(12):564-564.
10
森雄材.肝气虚与脾气虚—气虚的主体是什么[J].THE KANPO(中文),1992,(2):1-1.
引证文献
6
1
李家帮.
中医肝寒证综述[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4,4(3):19-22.
被引量:1
2
潘学柱,王孟祯.
治肝勿忘护阳[J]
.山西中医,2005,21(2):6-7.
被引量:2
3
张波,王晓鹤(指导).
论肝阳虚[J]
.山西中医,2006,22(5):4-6.
被引量:2
4
祝建材.
历代文献少论肝阳虚原因探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25-27.
被引量:3
5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胥方元,冯韧,谭从娥.
虚寒证的辨证统计分析[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1):4-5.
6
吴斌,王米渠,严石林,李炜弘,高弘.
典型虚寒证的辨证统计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5):561-56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吴斌,杨丽萍,张天娥,许锦文,王米渠.
热药疗寒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14-917.
被引量:22
2
张波,王晓鹤(指导).
论肝阳虚[J]
.山西中医,2006,22(5):4-6.
被引量:2
3
吴斌,谭从娥,李炜弘,高泓,林乔,王米渠.
一个家系虚寒证的基因表达谱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47-49.
被引量:7
4
陆明,高峰,丁维俊,刘明,谭从娥,王米渠.
虚寒证肢冷的能量代谢紊乱之机理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65-1066.
被引量:13
5
汤朝晖,李炜弘,严石林,王米渠.
老龄肾阳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的意义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311-313.
被引量:3
6
潘玲,王建国,王米渠,许锦文.
兄妹肾阳虚证温补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193-196.
被引量:1
7
潘玲,孙玉文,王米渠.
消渴与糖尿病症候的源流及发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320-322.
被引量:2
8
刘艳芹,段彦苍,杜惠兰.
月经病虚寒证患者T细胞亚群与生殖激素的变化[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796-798.
被引量:2
9
李连珍,薛春苗,张冰.
临床阳虚患者身体机能状态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3,30(11):656-659.
被引量:13
10
孙常波,王建康.
《伤寒杂病论》温阳治法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5-6.
被引量:6
1
李云海.
浅论《金匮要略》肝气虚、肝阳虚证治[J]
.光明中医,2002,17(6):10-10.
被引量:6
2
金航.
肝气肝阳虚证辨析[J]
.北京中医,1997,16(5):10-12.
被引量:2
3
晏友君.
肝阳虚及其证治[J]
.四川中医,1991,9(10):11-11.
4
赵体浩,张喜奎,王旭丽.
张仲景肝阳虚辨治观[J]
.国医论坛,1999,14(3):1-3.
被引量:6
5
潘学柱.
肝阳虚理论基础探析[J]
.吉林中医药,1995,15(5):2-3.
被引量:10
6
张红瑞.
“肝气虚”、“肝阳虚”证治刍议[J]
.陕西中医函授,1996(2):25-26.
被引量:1
7
赵崇智.
浅论肝阳虚[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6):55-56.
被引量:5
8
孟艳彬.
从肝阳气虚论治神经衰弱的体会[J]
.承德医学院学报,1998,15(4):300-300.
被引量:1
9
彭家谋.
试论肝气虚和肝阳虚[J]
.湖南中医杂志,1998,14(5):5-5.
被引量:3
10
杜凡凡,薛博瑜.
温阳法在肝病中的运用[J]
.四川中医,2014,32(3):19-21.
被引量:2
四川中医
199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