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过氧乙酸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eracetic acid on the preservation of strawber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了草莓经不同浓度过氧乙酸浸渍对其贮藏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 ,过氧乙酸浓度和浸渍时间对草莓贮藏保鲜有着显著影响 ,浸渍浓度过大、时间越长 ,其色泽越淡 ,气味越差、水渍现象越严重 ;浸渍浓度过小 ,水渍现象明显 ,易于霉变。在实验条件下 ,以过氧乙酸浓度 0 .10 %和浸渍时间 1min较好。
作者
李和生
王鸿飞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1,70,共3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草莓
过氧乙酸
贮藏保鲜
感官评定
好果率
还原糖
分类号
S668.409.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2
同被引文献
20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38
参考文献
7
1
李丽萍,韩涛.
草莓果实的采后变化及贮藏保鲜[J]
.食品科学,1993,14(10):53-57.
被引量:39
2
任仲博 饶景萍 周新民.贮藏运销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张志旭,宁正祥.
草莓采后贮藏与保鲜[J]
.食品工业,1998,19(4):40-41.
被引量:30
4
杨继涛,史继华.
草莓采后生理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1998(5):32-35.
被引量:34
5
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业教学研究室.食品添加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6
郑继舜,等.食品储藏原理与运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5.
7
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韩涛,李丽萍,黄万荣.
热处理在果实贮藏中的研究和应用[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2(1):102-110.
被引量:15
2
冯双庆,蒋维浩,杨德强,曹劲松.
草莓采后防腐措施的研究[J]
.食品科学,1993,14(3):68-70.
被引量:18
3
章一平,张国平.
植酸在草莓贮藏保鲜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1993,14(5):53-57.
被引量:32
4
吴有梅,顾采琴,邰根福,刘愚.
ABA和乙烯在草莓采后成熟衰老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2,18(2):167-172.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202
1
王雅,赵萍,王玉丽,张轶.
野生沙枣果实营养成分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6):130-132.
被引量:26
2
钱玉梅,高丽萍,张玉琼.
采后草莓果实的生理生化特性[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700-704.
被引量:14
3
熊善柏,赵思明,刘友明,席文博.
大米蛋白的酶水解动力学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z1):211-214.
被引量:7
4
周元清,周丽清,赵雪冰,朱慧贤.
微生物对烟叶品质改善作用的研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9):88-90.
被引量:3
5
邹良栋.
果蔬保鲜新途径——涂膜常温保鲜[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1):74-76.
6
杜建明,孙东.
脱乙酰壳多糖在果实贮藏上的应用[J]
.中国果品研究,1994,14(2):26-28.
被引量:4
7
朱秀灵,车振明,唐洁,代娟,胡雪梅.
胡萝卜复合磷酸盐去皮试验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6):35-38.
被引量:29
8
袁霞,范雪荣,王强,万清余,高卫东.
前处理对去除棉共生物和润湿性的影响[J]
.印染,2004,30(17):1-4.
被引量:7
9
张立彦,曾庆孝,龙佳,林珣.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蟹肉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19(3):226-229.
被引量:7
10
陈志慧.
酿造酱油中氨基氮含量测定的新方法[J]
.中国调味品,2004,29(9):44-4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5
1
李建忠.
微波对食品微生物的非热生物效应与微波杀菌技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1219-1222.
被引量:20
2
钱玉梅,高丽萍,张玉琼.
采后草莓果实的生理生化特性[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700-704.
被引量:14
3
金栋.
过氧乙酸的生产和应用前景[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8):11-15.
被引量:8
4
苏伟东,李秀桂,卢桂宁,吕素玲,林红.
过氧乙酸杀菌性能的实验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3):218-220.
被引量:11
5
沈芃.
过氧乙酸消毒应用进展[J]
.医学动物防制,2004,20(6):343-346.
被引量:11
6
陈学红,郑永华,杨震峰,马素娟,冯磊.
高氧处理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00-202.
被引量:60
7
江英,童军茂,陈友志,武占省.
草莓冰温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4,29(10):85-87.
被引量:44
8
郑永华,席玙芳,应铁进.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与乙烯释放规律的研究[J]
.园艺学报,1993,20(2):111-115.
被引量:46
9
敖礼林.
草莓的保鲜与贮藏[J]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2001(9):29-29.
被引量:1
10
陈学红,郑永华,杨震峰,马素娟,冯磊,王薛修.
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99-102.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16
1
杨文雄,方政,冯双庆.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C00):175-181.
被引量:18
2
温秀军,孙朝晖,田国忠,郭小军,王振亮,李永.
抗枣疯病枣树品系选育及抗病机理初探[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5):12-18.
被引量:13
3
肖艳辉,何金明,张贵虹.
高压静电场对草莓贮藏效果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1):175-177.
被引量:11
4
陈学红,贺菊萍.
草莓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19-22.
被引量:20
5
李文生,王宝刚,冯晓元,刘文武,郭振忠,杨军军.
利用气调箱保鲜草莓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9(1):208-210.
被引量:16
6
龚婷,熊善柏,陈加平,张海燕.
冰温气调保鲜草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减菌化处理[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1):111-115.
被引量:24
7
宋虎卫,张瑞越,李文卉,郑永华,袁卫明.
过氧乙酸结合钙处理对青种枇杷的保鲜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208-211.
被引量:4
8
宋虎卫,郑永华,袁卫明,张瑞越,杨立明.
Effects of Peracetic Acid(PAA) Combined with Calcium Treatments on Storage Quality of Loquat Fruit[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4(10):1476-1481.
被引量:4
9
宋虎卫,杨立明,郑永华,袁卫明,张瑞越.
过氧乙酸对枇杷采后品质的保鲜作用[J]
.食品科技,2014,39(3):236-241.
被引量:9
10
张立华,冯晓慧,陈国栋.
甲烷气对草莓采后生理的影响[J]
.枣庄学院学报,2014,31(2):66-71.
二级引证文献
138
1
田时敏,袁嘉玮,王璐,张健,王爱玲,张鹏飞,梁哲军.
采后氯化钙和抗坏血酸复配处理对苹果货架期失重率影响研究[J]
.青海农技推广,2021(4):46-50.
2
孙卫青,吴晓,杨华,马俪珍.
冰温贮藏对草鱼鱼糜脂肪氧化和质构变化的效应[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4):913-916.
被引量:12
3
孙卫青,吴晓,杨华,马俪珍.
不同低温贮藏条件下鲢鱼鱼糜品质的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959-3962.
被引量:7
4
任红,商宪库,曹兵,李劲松.
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4):211-213.
被引量:20
5
万小娟,王佳,郑建飞,窦大营,徐刚,焦正,吴明红,丁国际.
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ESR法研究[J]
.核技术,2008,31(8):629-632.
被引量:11
6
李凤梅,周庆新,李文香,王成荣,吕建华.
丁香提取液与壳聚糖复合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298-300.
被引量:30
7
张会芳,刘桂珍,张超.
草莓果实硬度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9(06X):4-7.
被引量:14
8
程秀玮.
草莓的贮藏保鲜技术[J]
.农产品加工(下),2009(8):79-80.
被引量:7
9
王娅丽,王立英,秦彬彬,徐美隆,倪细炉,柳金凤,田英.
枣疯病脱除方法及病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62-13664.
被引量:4
10
吕建华,周庆新,周沙沙,吴爱现,李文香.
丁香提取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5):633-636.
被引量:23
1
沈宝,任善军,周孟良.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40-240.
2
杨文雄,方政,冯双庆.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17(C00):175-181.
被引量:18
3
尹明安,崔鸿文.
国外草莓贮藏研究概况[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5):42-43.
被引量:7
4
杨雷,杨莉,李莉,郝保春.
草莓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J]
.烟台果树,2005(4):14-16.
被引量:1
5
高林森.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及应用评价[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3):84-87.
被引量:1
6
刘鹏,姚思敏薇,陈诗晴,李玉锋.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5):119-121.
被引量:2
7
杨福臣.
钙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180-182.
被引量:8
8
于天颖,陈玉成,张锐.
草莓贮藏保鲜技术[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8):77-79.
被引量:4
9
李富祥.
环境条件对草莓贮藏的影响研究[J]
.北方园艺,2009(9):202-203.
被引量:2
10
罗祖友,罗顺华.
有机酸复合保鲜剂应用于草莓贮藏的初步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3):67-69.
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