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63-63,共1页
Journal of Yuncheng College
同被引文献8
-
1孙鸿.多媒体化学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信息化,2005(2):47-47. 被引量:6
-
2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191-193. 被引量:59
-
3王桂珍.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6(09S):150-150. 被引量:1
-
4陈六平,邹世春,石建新,刘鹏,杨洋溢,易菊珍,童叶翔.从第5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看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J].大学化学,2007,22(1):14-22. 被引量:25
-
5孙浩,许琦.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4):49-51. 被引量:15
-
6白童.关于构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6-6. 被引量:12
-
7王利勇,韩媛媛,丁士文,王静,丁哲.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11(3):28-29. 被引量:19
-
8万静.化学工程及设计课程的教学认识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5):646-6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许晶,徐雅琴,徐宝荣.改革农业院校化学课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6):59-60.
-
2谢亚杰,江华生,韦晓燕,王遵尧.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综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5):96-99. 被引量:12
-
3董斌,吕仁庆,曹作刚.开放型无机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14(2):38-40. 被引量:4
-
4董斌,吕仁庆,曹作刚.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29-31. 被引量:9
-
5胡震,于海莲.化工类专业“社会企业+自建基地+校内仿真”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实习新模式探索[J].内江科技,2012,33(3):89-89.
-
6洪东风,曹新祥,王娅宁.浅议大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化工贸易,2012,4(3):287-288.
-
7王秀芳,李启毕,刘春叶.高等教育中的无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以“合成和表征铜氧化物纳米颗粒”实验为例[J].广东化工,2024,51(12):182-184.
-
1李汝奕,李丽,罗立文,马荔,宁鸿霞.大一化学实验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J].石油教育,2001(2):55-56.
-
2涂皓.一位大学教师眼中的高中教育[J].教育(综合视线)(上旬),2012(10):30-30.
-
3翟玉建.大学新生存在问题及教育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07(02X):103-104. 被引量:2
-
4陈玲.大学一年级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管见[J].安顺学院学报,2007,9(1):36-38. 被引量:6
-
5郭姝雯.高校大一新生养成教育探析[J].林区教学,2016,0(1):75-76. 被引量:1
-
6赵淑梅.论大学的学习[J].文化学刊,2008(5):158-161.
-
7胡坚达.谈高师学生的始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2):110-111. 被引量:5
-
8“走过高三的日子”征文活动[J].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英语),2009(7).
-
9成娟.衔接视野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5):106-109. 被引量:4
-
10刘波,闫大玮.构建人性化新生入学教育体系[J].当代经济,2008,25(14):121-12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