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当前“考研热”的调查与经济学分析——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两校为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纵观改革开放后的考研史,经历了“热”(1978-1986)、“冷”(1987-1993)和再“热”(1994年至今)的过程。笔者对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校在读研究生的身份(应届生或在职人员)、生源地(城市或县镇乡、东部或中西部)、在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和考研次数。
作者
李红霞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
出处
《经济前沿》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Forward Position in Economics
关键词
中国
研究生教育
在职人员
应届毕业生
报表人员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1
沈玉.
透析“考研热”[J]
.观察与思考,2000(12):24-25.
被引量:7
2
孙也刚.
成本补偿——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6-11.
被引量:26
3
文东茅.
毕业生资源配置对个人收益影响的初步分析[J]
.江苏高教,2000(4):43-45.
被引量:10
4
董泽芳,沈百福.
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9(3):20-28.
被引量:28
5
赵延东,刘永树.
对“考研热”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思考[J]
.青年研究,1996(11):30-33.
被引量:14
6
赵履宽等.劳动经济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善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J]
.教育与经济,1997,13(3):1-6.
被引量:62
2
李建勇.
当代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
.探索与争鸣,1992(4):37-46.
被引量:2
3
社会发展指标与评价课题组.
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研究[J]
.管理世界,1990,6(5):181-184.
被引量:5
4
叶平,沈百福.湖北省70县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聚类分析[A].李辉轩.湖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5
[美]舒尔茨 著,吴珠华等.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6
孙也刚.
试论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 政策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J]
.中国高教研究,1999(5):25-26.
被引量:7
7
王学萌,郭常莲.
农村经济的灰评估模型[J]
.软科学研究,1991(2):16-2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75
1
郑向荣.
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6):54-55.
被引量:10
2
李德勋,于坤.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问题的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5):34-36.
被引量:4
3
饶建英.
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03-105.
被引量:3
4
徐新,李桂源.
研究生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度的探讨[J]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1):22-24.
被引量:2
5
赵应宗.
促进东西部教育经济均衡发展的“配位机制”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4,3(4):14-17.
被引量:1
6
李雪如.
对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的探讨[J]
.大众科技,2005,7(1):114-117.
被引量:1
7
王慧.
广州市硕士研究生收入预期水平的调查分析[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42-45.
被引量:2
8
熊倪娟,赵东辉,施祖麟.
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47-54.
被引量:34
9
康玉兰,陆晨.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又一契机——试论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的意义[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3):64-66.
10
陶能祥.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优化目标[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51-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
1
罗玲.
当代大学生“考研热”的社会心理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271-272.
被引量:9
2
郑军,阳光.
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
.湖北社会科学,2005(2):147-149.
被引量:24
3
熊倪娟,赵东辉,施祖麟.
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47-54.
被引量:34
4
孔庆海.
毕业生就业考研总体统计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3B):130-130.
被引量:3
5
张建林,夏婷婷.
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分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1):83-86.
被引量:13
6
常少健,周文明,张磊.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毕业选择中的应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39-43.
被引量:5
7
夏雨璐.
大学生有关考研决策的博弈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2Z):139-141.
被引量:9
8
刘普寅;吴孟达.模糊理论及其应用[M]{H}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9
高玲琍,周凯.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自我定位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207-208.
被引量:6
10
李庚.
对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75-7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朱宁波,赫丽娜,李亚文.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6):44-47.
被引量:40
2
王欢,林福财.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下考研重要性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4):83-88.
3
郭倩,李晓坤,王彦志.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本科生考研情况调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5):242-243.
4
杨乐.
推免生与考研生的择校读研对比——以厦门大学为例[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239-2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王爱琴,彭雯.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本科生考研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郑州大学本科生为例[J]
.内江科技,2023,44(2):19-20.
被引量:1
2
秦苗苗,郭莹.
大学生考研动机及'四步走'战略浅析[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0(A01):684-685.
3
欧金丽,邱桂淑,潘浩津.
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因素分析——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185-188.
被引量:9
4
莫绍深.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问题刍议[J]
.钦州学院学报,2011,26(4):69-73.
5
陈华,陈文.
研究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3):40-43.
被引量:9
6
曹慧霞,杨春琳,李娜.
考研的理性认识——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J]
.黑河学刊,2013(2):96-96.
被引量:4
7
孙雪冰,王彬,张凤英,高园园.
菏泽学院体育系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9):99-99.
被引量:4
8
黄乐曼,姚红.
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生考研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3):114-117.
被引量:5
9
刘斌,何晶,黄维康,缪勤,王家平,陈江.
医学生考研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卫生软科学,2013,27(6):368-370.
被引量:2
10
鲁娟,周东,许放.
研究生读研动机与毕业意愿的关联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7):531-532.
被引量:6
1
石岩,郭晓燕.
完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体系的探索[J]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7(2):29-30.
2
自考是在职人员最佳的学习形式[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03(7):43-43.
3
朱石生.
大学生考研热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17-19.
被引量:17
4
韦思明,戴玉英,蒋建平,朱宁,朱佩琼.
大学生考研热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151-152.
被引量:2
5
Richard.
“考研热”降温的背后[J]
.新高考(高二英语),2014(4):45-46.
6
胡向东.
自考改革应以提高在职人员素质为根本目的[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1):87-89.
7
何建雄,钱晶.
加入WTO后高等院校财务的经济学分析[J]
.建材财会,2002(3):8-10.
8
董霞.
考研热的冷思考[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0(2):38-40.
被引量:7
9
牛迎宾,任慧英,姬洪波.
从考研热降温解读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J]
.职业时空,2008,4(12):168-168.
10
李奇功,王晓红.
“考研热”思考[J]
.科教文汇,2007(1):18-18.
被引量:3
经济前沿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