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蜂胶工艺前景灿烂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利用超临界CO2 流体 (SFE -CO2 )工艺萃取的蜂胶和传统乙醇提取的蜂胶不同和比较。
作者
吴晓闻
吴家森
机构地区
日本东京大学
上海东绿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养蜂科技》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Ap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蜂胶
乙醇浸提蜂胶液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提取工艺
分类号
R282.740.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2
1
德永勇治郎.蜂胶可去除体内毒素[M].台湾:青春出版社,1996.6:209—212
2
吴晓闻,郭伟德,吴家森.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的蜂胶和紫苏子油在抗高血脂症中应用的效果探讨[J]
.养蜂科技,2001(1):30-3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辉国钧,葛发欢,王海波,李菁,梁宝钻,老徵民,吴惠勤,张桂英.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2):51-53.
被引量:54
2
杨基础,王涛,沈忠耀.《超临界流体技木及其在生物工程中应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清华园100084,1996,10;1.
共引文献
3
1
颜伟玉,李琳,谢国秀.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
.养蜂科技,2006(1):36-37.
被引量:4
2
吴晓闻,郭伟德,吴家森.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的蜂胶和紫苏子油在免疫凋节作用中的探索[J]
.养蜂科技,2001(5):4-6.
被引量:2
3
吴晓闻,吴家森.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蜂胶工艺的探索[J]
.养蜂科技,2002(2):29-3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7
1
徐景耀,吕泽田,王振山.
蜂胶超临界萃取技术存疑[J]
.蜜蜂杂志,2004(12):3-6.
被引量:5
2
张志红,黄毅.
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光光度分析研究[J]
.分析试验室,2005,24(6):17-19.
被引量:17
3
张云香,杨志孝,尹迎春,安蔚.
泰山蜂胶的提取方法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
.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0):915-916.
被引量:9
4
李福星,刘伟,侯宗福,郭志芳,赵强,周武,张彬.
超临界CO_2萃取蜂胶工艺研究[J]
.江西食品工业,2005(4):34-35.
被引量:4
5
余兰平,严德忠,盛文胜.
浅议蜂胶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J]
.养蜂科技,2005(5):5-8.
被引量:4
6
谷玉洪,罗濛,徐飞,赵余庆.
超临界CO_2提取蜂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
.中草药,2006,37(3):380-382.
被引量:13
7
余兰平,盛文胜.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蜂胶和杨树胶的化学成分[J]
.蜜蜂杂志,2006,26(6):3-5.
被引量:18
8
刘晶晶,张盛木,章晋武,徐培娟.
梯度升温法对超临界CO_2萃取蜂胶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116-118.
被引量:2
9
陈维枢.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应用[M].工业出版社,1998..
10
[1]Burdock G A.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oxicity of bee propoli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1998,(36):347-363.
引证文献
6
1
刘伟,李岂凡,张彬,周武,侯宗福.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7,31(3):276-278.
被引量:4
2
薛晓丽.
蜂胶中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工艺比较及含量测定[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54-57.
被引量:5
3
吉挺,李文艳,陈国宏,吴宏安.
超临界蜂胶残渣再利用的初步探讨[J]
.中国蜂业,2008,59(11):13-13.
被引量:3
4
邵兴军,马海燕,毛日文.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蜂胶提取加工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蜂业,2010,61(10):8-10.
被引量:6
5
吉挺,李文艳,岑宁,吴宏安.
醇提超临界蜂胶剩余物的性质及其微胶囊粉末的制备[J]
.食品科学,2010,31(20):256-259.
被引量:2
6
高荫榆,游海,陈芩,何小立,陈才水.
蜂胶黄酮类化合物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2,23(8):154-157.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胡卫兵,瞿万云,杨小洪,刘克成,胡卫军.
银杏叶黄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42-44.
被引量:6
2
马卫华.
蜂胶提取技术及其主要应用[J]
.养蜂科技,2004(6):25-26.
被引量:8
3
雍技,潘见,张文成.
超临界CO2_萃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2005,31(3):22-24.
被引量:13
4
丁彩梅,丘泰球,陆海勤.
双频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黄酮类化合物[J]
.化学工程,2005,33(6):67-70.
被引量:10
5
汤志勇,王兴国,金青哲,刘元法.
蜂胶脂质体的制备[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7(3):136-138.
被引量:4
6
颜伟玉,李琳,谢国秀.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
.养蜂科技,2006(1):36-37.
被引量:4
7
李秋红,罗莉萍,叶文峰.
超临界CO_2萃取杜仲叶总黄酮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12):553-555.
被引量:21
8
闫亚美,吴珍红,缪晓青.
蜂胶黄酮特性及其提取鉴定研究[J]
.毒理学杂志,2007,21(2):163-164.
被引量:2
9
陈丛瑾,黄克瀛,李德良,孙崇鲁.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概况[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41(3):42-46.
被引量:49
10
付桂明,万茵,张硕,朱作为,吴婷.
杜仲叶总黄酮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J]
.食品科学,2007,28(12):128-131.
被引量:24
1
王艳琴,王晓琴,蔺新遥.
陈皮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工艺研究[J]
.甘肃中医,2007,20(7):91-92.
被引量:6
2
吴玉敏,何锦风,蒲彪,魏雅萍.
微波辅助萃取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5):50-51.
被引量:2
3
熊婕,吴和珍,杨艳芳,刘焱文.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鹅不食草的正交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28-1329.
被引量:3
4
王海燕,李玉琴,王广旭.
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医药导报,2011,30(8):978-981.
被引量:2
5
唐丽,姚晴晴,张婉,曾鸣,王东兴,崔箭.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冷蒿挥发油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65-966.
被引量:6
6
陈峰,郭立玮,潘林梅,沈静,聂爱国.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荆芥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6-27.
被引量:4
7
李新社,王志兴.
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244-248.
被引量:17
8
李先春,王敦清.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草珊瑚的工艺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0(4):64-67.
被引量:6
9
惠秋沙,金锋.
香椿芽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29-1430.
被引量:2
10
李青松,李银保,余磊,彭湘君.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江西信丰金盆山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07-408.
被引量:8
养蜂科技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