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技术经济》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26
-
1涂涛涛,张建华.我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5,21(02X):108-109. 被引量:1
-
2郭建雄.实现全面小康,会宁在路上——对甘肃省会宁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发展,2005(4):66-67. 被引量:2
-
3李萌,张佑林,张国平.中国人力资本区际分布差异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23(1):12-17. 被引量:12
-
4高谦.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7(4):3-10. 被引量:2
-
5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10,26(1):36-43. 被引量:431
-
6赵昕,李丹.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海洋人才预测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36-38. 被引量:16
-
7宋国宇,符建华.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技术经济,2011,30(2):93-97. 被引量:7
-
8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34(9):15-21. 被引量:130
-
9章元,王昊.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与地域歧视: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27(7):42-51. 被引量:130
-
10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0,21(5):59-62.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9
-
1郑健壮,张楚妍.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实证[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3):38-45. 被引量:9
-
2陈锋.经济增长与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经济转型期陕西案例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8):79-85. 被引量:19
-
3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被引量:21
-
4吴战勇.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1(3):22-24. 被引量:6
-
5陈凤桂,陈伟莲.我国海洋经济与就业潜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36-40. 被引量:8
-
6张明龙,周剑勇.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5):79-86. 被引量:3
-
7李岚,侯扶江.我国动物生产的经济分析[J].草业学报,2016,25(1):230-239. 被引量:3
-
8霍生平,赵葳.网络众包平台威客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5(2):34-46. 被引量:2
-
9梁伟.中美经济刺激计划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青春岁月,2014,0(15):246-247.
-
1牛远征,韩冬燕.投资结构应服从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J].发展论坛,2003(7):68-69. 被引量:2
-
2徐亚西.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启动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J].西南金融,1999(3):8-11.
-
3武其生.论知识资本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J].山东纺织经济,2002,19(1):49-52.
-
4刘伟,朱新峰.知识资本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J].科学与管理,2004,24(4):62-63.
-
5乐冬.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及战略研究[J].市场周刊,2016,0(5):80-81.
-
6陈典模,白益民.改革我国所有制的宏观结构:国有经济应实行三大结构转换[J].集体经济,1989(3):9-11.
-
7林叶.论我国经济增长的宏观结构[J].学术交流,1989(1):35-42.
-
8许正.本世纪前十年世界经济结构调整述评[J].中国经贸导刊,2002(20):8-10.
-
9李宏瑾.宏观结构与增长方式转型:有关中国投资率的再讨论[J].青海金融,2015(12):4-8.
-
10乔宏军.经济信息化、加入WTO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2001(1):14-1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