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
11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Educ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简要辨析流行诸说对文学教育内涵理解的基础上试图概括出文学教育的科学内涵 ,即文学教育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为基点 ,以文学接受为形式 ,以高效、顺畅的状态系统为标志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以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建构的整合为目标和归宿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行为。
作者
王保升
机构地区
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江苏
出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86-91,共6页
Journal of Sha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文学接受
状态系统
整合性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情感教育
审美能力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蒋成〓.读解学引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同被引文献
33
1
刘毅.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外语界,2000(3):12-17.
被引量:113
2
张凌波.
大学语文功能与教学方法研究[J]
.时代文学,2009(6):29-30.
被引量:8
3
孙珊珊,雷珺麟.
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究[J]
.美术大观,2007(2).
被引量:15
4
薛川东.
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2):5-9.
被引量:6
5
张志公.
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下)[J]
.课程.教材.教法,1985,5(3):26-29.
被引量:6
6
鲁定元.
文学教育刍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90-92.
被引量:12
7
刘真福.
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35-39.
被引量:13
8
陈国平.
文学教育的涵义解读和实际操作[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2):91-93.
被引量:1
9
黄耀红.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1):96-100.
被引量:2
10
陈思和.
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38-42.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11
1
马丽.
重新审视文学教育 回归文学教育本位[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86-91.
被引量:5
2
杜荣芳,李泽坤.
试论高级英语课程中的文学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86-187.
被引量:1
3
胡根林.
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J]
.教育科学研究,2010(2):52-55.
被引量:2
4
刘文菊.
文学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67-70.
5
赵娟.
论高职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及其对策[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4):41-42.
被引量:1
6
张晓姗.
试析文学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3(87):18-18.
7
王保升.
高校文学教育危机的内因与对策[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77-78.
被引量:4
8
何回.
从动画电影《金龟子》看动画专业的文学教育[J]
.传媒论坛,2018,1(18):172-172.
9
陆斯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
.读天下,2016,0(21):87-87.
被引量:1
10
石慧.
高职院校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及其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60-6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胡火清,左芳.
孔子文学思想对当代文学教育的启示[J]
.长城,2010(6):96-97.
被引量:2
2
易思平,叶志新,薛东红,蔡静.
高职院校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71-76.
被引量:5
3
杨丽雪.
荡舟文学海洋 攀顶教育高峰——谈利用文学完善对孩子的人格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167-167.
4
吴文亮.
中学文学写作教学缺失的隐性逻辑探究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5):108-109.
5
吴彦.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
.亚太教育,2015,0(15):99-99.
被引量:3
6
王美懿.
青年文学鉴赏能力的养成[J]
.赤子,2015(12):73-73.
7
芮小燕.
试析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2015,0(16):43-45.
8
徐田.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
.科教文汇,2016(34):34-35.
9
魏存礼.
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34):178-178.
10
冯雨晴.
高校文学教育的现实情况及重塑路径[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11X):220-220.
被引量:2
1
陈倩倩.
论中小学的隐性课程与素质教育[J]
.生活教育,2014,0(S1):164-164.
2
舒文昌.
论高中语文教材对《项脊轩志》的接受[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3):32-34.
3
徐慧琴.
浅谈当代文学接受思潮之嬗变[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43-44.
4
张宝石.
新学说 新标准 新理念 新实践——阐释、接受理论与语文教学[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7(3):77-81.
被引量:2
5
李笙.
文学理论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师[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1-54.
6
王家发.
文学接受与文学欣赏[J]
.琼州大学学报,2000,7(1):71-73.
7
毛志成.
调动“潜意识”尤为重要[J]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05,0(11):3-3.
8
许央儿.
论幼儿文学接受的游戏性特征[J]
.学前教育研究,2006(6):34-37.
被引量:7
9
董玉喜.
“启事”与“启示”[J]
.孩子(学生版),2010(4):42-42.
10
栾华.
《鸿门宴》中的“为”字辨析[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1):54-54.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