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土资源》
2002年第2期28-29,共2页
Land & Resources
同被引文献17
-
1陈和午.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世界农业,2004(8):13-15. 被引量:52
-
2任玉岭.“十一五”应着力转变“五重五轻”和“四轻四重”[J].市场论坛,2005(4):8-11. 被引量:1
-
3刘健,秦亚洲,刘军,丁静.这些“百强县”竟是贫困县[J].瞭望,2006(20):10-12. 被引量:2
-
4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现代法学,2006,28(6):122-127. 被引量:58
-
5陈暹秋.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及使用的思考与建议[J].南方农村,2006,22(6):30-34. 被引量:1
-
6方金华.论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足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3):15-19. 被引量:2
-
7刘鹏.土地征用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湖南省C县H村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4):19-22. 被引量:2
-
8戴礼洪,闫立金,周莉.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50-3852. 被引量:11
-
9袁景国,朱德彬,王林.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28-29. 被引量:5
-
10江兴龙,黄海,张明珍.贵州石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2-54. 被引量:19
-
1刘冀生,蔡芸.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前景与问题[J].新疆财经,1991(6):6-10.
-
2陕西省设专项资金助推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J].陕西统计与社会,2011(4):19-19.
-
3丁长生,汤如洪.柴达木盆地农业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5):36-37.
-
4吕昌河.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与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12(4):37-43. 被引量:3
-
5丁长生.柴达木盆地农业机械化的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3):49-51.
-
6王慧.柴达木盆地开展节水农业建设之我见[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3):54-55.
-
7方创琳.柴达木盆地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8(4):25-28.
-
8王建社.柴达木资源开发融资的新思路[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7(4):68-70.
-
9傅伯杰.柴达木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J].科技导报,1992,10(7):60-62. 被引量:1
-
10阿芳梅.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回顾与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9(1):28-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