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药调周法治疗月经病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月经的产生和调节是肾气-天癸-冲任-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月经具有周期性,以一个阴历月为一个周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在每个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具有规律性的消长变化.若这种消长节律发生变化,可导致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的异常.在调经的治法方面,也应遵循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规律,进行周期性的调理,这是中药调周治法的主要依据.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罗元恺.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 2罗颂平 张玉珍.罗元恺女科述要[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12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6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