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字书本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通常称为“字典”。在古代,“字书”这一名称早已有之。《魏书·江式传》说江式撰集字书号曰《古今文字》。北齐颜之椎《颜氏家训·书证》也谈及字书。另外,《隋书·经籍志》中著录有佚名的《字书》三卷、十卷两种(以上两种均失传),这又是以“字书”为书名专称的。字书是各种工具书中最重要的一种,为阅读时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中国古代字书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很多。见于著录最早的一部字书是《史籀》15篇,收字约九千余字,相传出于周宣王时太史籀之手。《史籀》作为我国周朝史官教儿童认字的启蒙书,是字典形成前的雏形。到了秦汉,古代字书逐渐增多。大多是杂取若干个字,编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韵语,主要是供学童识字用的,所以也称为“小学”之书。我国古代早期的字书虽然罗列一些字词,但未作解释,同后来认定的字典的字书有一定区别。
出处
《黑龙江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0-61,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