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儿童的文化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维果茨基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整合研究论纲
被引量:
24
On Integration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ies of Vygotsky's and Piage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维果茨基与皮亚杰理论之间的共同点(相似性)与差异(或对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们超越这两种理论各自的局限性并产生一种整合性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可能的途径。
作者
熊哲宏
李其维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共11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关键词
心理内机制
心理间机制
文化发展
个体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
比较研究
临床法
维果茨基
皮亚杰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24
参考文献
3
1
(俄)维果茨基 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1997.3,1,9.
2
熊哲宏.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康德哲学框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3
左任侠 李其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99.
共引文献
7
1
王锡伟.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之比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0-13.
被引量:1
2
王锡伟.
试析皮亚杰的平衡化概念[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3):26-30.
被引量:2
3
邓小凤,袁颖,李富洪,李红.
拓扑几何在知觉组织与空间概念形成中的运用——拓扑知觉理论与拓扑首位理论概述[J]
.心理科学,2013,36(3):571-575.
被引量:3
4
熊哲宏.
皮亚杰早期思想与康德的影响[J]
.襄樊学院学报,2002,23(3):5-13.
5
程利国,林彬.
皮亚杰建构主义动力学模型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2-127.
被引量:5
6
唐德海,马勇.
理解性教学理论的发生根源与逻辑起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3):85-89.
被引量:6
7
李其维.
评发生认识论的"反省抽象"范畴[J]
.心理科学,2004,27(3):514-518.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227
1
闵慧祖,王济民,王海英.
政策工具视域下幼儿园“小学化”治理方案研究——基于25份省级政策文本[J]
.教育学术月刊,2021(2):56-62.
被引量:18
2
钟启泉.
批判性思维:概念界定与教学方略[J]
.全球教育展望,2020,0(1):3-16.
被引量:109
3
李晶.
身体词汇惯用语的中日对比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z1):48-52.
被引量:9
4
王文静.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心理学探新,2000,20(2):17-20.
被引量:167
5
张建卫,刘玉新.
维果茨基发展心理研究方法体系之初探[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92-96.
被引量:14
6
余潇枫.
人格与人的“价值生命”[J]
.求是学刊,1999,26(1):34-40.
被引量:13
7
张曙光.
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
.学习与探索,1999(5):49-56.
被引量:49
8
李东杰.
日语身体词汇“胸”的多义结构及语义扩张模式[J]
.外国语文,2009,25(S2):63-67.
被引量:4
9
高文.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取向——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一[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3):45-47.
被引量:30
10
高文.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4):10-14.
被引量:118
引证文献
24
1
严仲连.
幼儿个体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动态统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文化历史范式的进展与启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71-78.
2
刘峻杉,侯前伟.
“文化”的多学科理解及其在教育学中的运用[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6):11-25.
3
袁慧芳,彭虹斌.
当代德育转型的机制研究——从知性德育到活动德育[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25-30.
被引量:1
4
黄瑾.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探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4(11):22-23.
被引量:6
5
丁国旺,宋正国.
彻底的认知功能主义语言获得观——"用法建构语言获得理论"述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1):38-43.
被引量:10
6
翟宏,谭海燕.
一个世纪的较量——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轨迹比较[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71-75.
被引量:2
7
刘晓峰.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教师角色定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9(6):8-9.
被引量:7
8
李炳南.
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25-28.
被引量:1
9
葛鲁嘉.
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心理学主张[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3):5-10.
被引量:9
10
朱青.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0-7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
索传军,戎军涛.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与成因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5):28-42.
被引量:5
2
陈子龙,陈紫姣,张诗婷.
外部激励认知对大学生转发动漫广告行为及动机的影响——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实证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2):48-52.
3
乔保菊.
实践与反思: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33):41-42.
4
张宏宇,李鑫,刘立新.
大学生心理发展资源问卷的外部效度检验[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0(1):175-190.
5
余江涛,冯凯瑞.
生命教育视域下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与完善[J]
.生活教育,2021(22):54-57.
6
刘艳梅,徐晓梅.
平衡化过程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应用[J]
.湖南中学物理,2020,0(2):66-69.
被引量:1
7
赵永辉.
浅论历史合作学习中的师生关系[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5):142-143.
被引量:3
8
赵开衡.
少数民族高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诗性回归[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1-3.
被引量:1
9
娄小韵.
学前教育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13(S1):315-316.
被引量:1
10
解如华.
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现象反思[J]
.教育探索,2012(8):32-34.
被引量:10
1
陈宝■.
试谈皮亚杰的临床方法与其理论建设的关系[J]
.心理科学通讯,1986,9(2):56-57.
2
张劲松.
数学教育思想与心育理论的整合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1):210-210.
3
苏鸿.
论活动教学的内涵和特点[J]
.教师教育论坛,1999,25(6):46-48.
被引量:1
4
德里克.博伊尔.
皮亚杰对教育贡献的神话[J]
.外国教育研究,1999(3):13-15.
被引量:1
5
卢永奎,赵娟.
皮亚杰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J]
.外国教育研究,1992(3):1-4.
被引量:2
6
邵瑶宇.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整合[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2):123-123.
被引量:2
7
韩爽.
恰当运用多媒体切实提高课堂效率[J]
.成才之路,2011(16):76-77.
8
许婵贞.
认知疗法的整合性发展[J]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5):83-86.
被引量:1
9
徐万山.
教育个案研究的程序和方法[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5,0(10):22-23.
被引量:1
10
杨丽珠.
临床法[J]
.山东教育,1999,0(36):12-1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