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参考文献6
-
1李露露.海南黎族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葫芦与象征[M].商务印书馆,2000..
-
2江苏省植物所.新华本草纲要,二册[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
3国家中医药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上册)[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
4游修龄.葫芦的家世——从河姆渡出土的葫芦种子谈起[J].文物,1977(8):63-64. 被引量:13
-
5刘尧汉.论中华葫芦文化[J].民间文学论坛,1987,(3).
-
6武文.中华民族与葫芦文化[J].民俗研究,1997,(1).
共引文献17
-
1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J].考古学报,1988(4):369-381. 被引量:43
-
2安家瑶.中国的早期玻璃器皿[J].考古学报,1984(4):413-448. 被引量:75
-
3陈延杭.河姆渡舟船技术浅析[J].海交史研究,1997(2):38-48. 被引量:2
-
4雷阵鸣,钟进和.畲、瑶信仰实不同[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4):37-41. 被引量:4
-
5罗枫.浅议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的造型艺术[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6):59-60. 被引量:1
-
6徐杰舜.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3):9-14. 被引量:51
-
7徐杰舜.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论纲[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5-23. 被引量:6
-
8李晓静.仡佬族创世神话古歌的文化解读[J].贵州民族研究,2010,30(4):57-61. 被引量:3
-
9李朝虹.“瓠”与“匏”辨[J].古汉语研究,2011(2):41-42. 被引量:5
-
10裴东英.浅析葫芦吉祥文化的内涵[J].科教文汇,2013(4):74-75.
同被引文献50
-
1裴盛基.中国民族植物学: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2):66-71. 被引量:15
-
2淮虎银,裴盛基.民族植物学定量研究中的取样方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6):12-15. 被引量:4
-
3孔瑾,李新峥,周俊国,李金.南瓜综合深加工及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前景与技术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5):72-74. 被引量:9
-
4张劲松,刘望夷.核糖体RNA拓扑学与RNAN-糖苷酶研究进展(上)[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21(1):23-27. 被引量:9
-
5陈重明,陈建国,刘育衡,朱如彩.槟榔(ArecacatechuL.)的民族植物学[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1):36-41. 被引量:7
-
6哈斯巴根.《蒙古秘史》中的野生食用植物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10(1):87-96. 被引量:21
-
7裴盛基.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开发[J].云南植物研究,1988,:135-144.
-
8裴盛基.民族植物学-学科发展动态与展望.云南植物研究,2003,.
-
9郑庆安 陈江弢 张颖君 杨崇仁.著名民间药物血竭的起源与传播[J].云南植物研究,2003,1:102-107.
-
10Balick MJ, Mendelsohn R (1992) Assess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from tropical rain forests. Conservation Biology, 6:128-130.
引证文献3
-
1淮虎银,哈斯巴根,王雨华,罗鹏,裴盛基.民族植物学认识的几个误区[J].植物学通报,2005,22(4):502-509. 被引量:13
-
2阿不来提江.吐尔逊,木巴拉克.艾合买提,郑树涛,孙素荣.葫芦种子中抗菌蛋白的初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8):30-32. 被引量:2
-
3安婷,张之恒.葫芦的起源、传播与驯化研究[J].中国农史,2023,42(5):18-30.
二级引证文献15
-
1雷启义,周江菊.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植物利用初探[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6):50-52. 被引量:9
-
2高富,裴盛基,杨立新,闵康,孙杉.云南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的民族植物学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50-3954. 被引量:8
-
3李翔,白大娟,严海,邢增通,李劲松.民族植物学对中国饮料工业发展的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5):444-446. 被引量:1
-
4陈晓清,郑怡,林雄平.紫球藻抗菌蛋白的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87-1589.
-
5吴彤.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讨论——一种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5-13. 被引量:1
-
6熊安东.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3):352-354. 被引量:2
-
7裴盛基.民族植物学及其现代应用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35(4). 被引量:9
-
8倪必勇,蒋丽萍,陈义堂,张炜琪,邹琳,叶宝鉴,陈世品,马良.福州森林景区植物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2-125.
-
9汪萌,左国营,唐金凤,许又凯,唐建维,李仁,胡华斌.西双版纳三种药用植物的民间利用及抗菌活性[J].广西植物,2017,37(1):64-68. 被引量:3
-
10何美莹.云南野生硬核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热带农业科技,2017,40(2):39-46.
-
1绣夫.生命科学(三)[J].科学生活,2015,0(4):44-45.
-
2赖广昌.说说民俗文化中的猴——猴年追踪“猴文化”[J].农村农业农民,2016(2):54-56. 被引量:1
-
3薛吉辰.扇与四大文学名著[J].科学之友,2007(02A):90-91.
-
4邢立达.《恐龙发现之旅》系列之一 恐龙发现之旅[J].大自然探索,2011(7):72-79.
-
5米小其,邓学建,周毅,牛艳东.湖南鸟类新记录——烟腹毛脚燕[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1):35-35.
-
6汶川举办“行游汶川”活动[J].中国航空旅游,2014(10):24-24.
-
7话语[J].共产党员,2002(1):19-19.
-
8段长征.景瓷:民俗文化活化石[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7):86-87.
-
9许亚洲.莲荷与中华民俗文化[J].中华活页文选(初一),2013(4):51-52.
-
10刘锡诚.民俗文化是一条滔滔巨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6-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