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被引量:
2
The Way and Focus of Training Students' creativi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造就一批创新人才的迫切性和传统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个体发展、教育创新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和培养个体个性的途径 ,认为 :强调个体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 ,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因此 。
作者
俞亚山
杨彦
机构地区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电气系
出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Journal of Chengdu Textile College
关键词
培养
创新能力
个体发展
教学创新
教育创新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5
1
路甬祥.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1998(4):13-16.
被引量:33
2
朱高峰,张维.
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1998(5):5-8.
被引量:7
3
王庆年.
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7-89.
被引量:2
4
陈先霖.
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氛围和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3):1-2.
被引量:6
5
吕新彪,王华,马长玲.
地质工程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地质科技管理,1999(6):41-46.
被引量:8
6
鲁世杰.
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4):39-41.
被引量:14
7
翁史烈.
转变人才观、教育观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17-22.
被引量:31
8
管庆智.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
.教育科学研究,2000(1):21-26.
被引量:24
9
陈其荣,殷南根.
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21世纪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3):44-48.
被引量:38
10
任元军.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J]
.煤炭高等教育,2001,19(4):35-3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杜远生,李正元,魏民,吴太山,庞岚.
坚持教育改革 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2-16.
被引量:37
2
周罗庆.
在毕业论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探讨[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52-5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林美群.
加强毕业论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9-10.
被引量:4
2
谢水祥,温二生.
常规医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的培养[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5):747-747.
被引量:1
3
陈宁华,沈晓华.
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23-25.
被引量:6
4
江广长,王海花,梁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学类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评价[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89-92.
被引量:2
5
崔建国,韦云隆,王洪.
毕业论文写作与科研素质培养[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154-156.
被引量:12
6
胡仕成.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1):199-200.
7
刘春英,柳云骐,李丽,袁存光,冯锡兰.
毕业论文环节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J]
.石油教育,2009(1):64-66.
被引量:15
8
陈能松,王勤燕,刘嵘,杨坤光.
野外实习教学中融入科研元素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119-122.
被引量:13
9
高燕,夏庆霖,边建华,郭秀蓉,单华生.
构建“3+1”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3):98-100.
被引量:4
10
夏庆霖,边建华,何谋惷,王家豪.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4):70-72.
被引量:9
1
徐阳.
试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创新[J]
.商场现代化,2005(11X):381-382.
2
欧阳金依.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解与反思[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4(2):31-31.
被引量:1
3
谢建芬.
浅谈初中语文的个性化教学[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09(2):27-27.
被引量:2
4
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2):23-23.
5
邓康一,张俊.
谈工程图学教学创新与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价值工程,2011,30(32):236-237.
6
唐宇豪.
浅谈如何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8(11):90-91.
7
鞠献利.
教师的个性塑造[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4):55-56.
被引量:1
8
张伏力.
论自信心及其培养[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37-38.
被引量:3
9
杨雷.
谈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培养[J]
.赤子,2015(6):301-301.
被引量:2
10
张翠,郭文凤.
学业成就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10(4):60-60.
被引量:1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