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番茄红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理功能,并对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天然提取法和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法作了介绍。
作者
王永生
袁其朋
机构地区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Microbiology China
关键词
生产工艺
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
生理功能
分类号
TQ28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208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
1
孙庆杰,丁霄霖.
超临界CO_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1):3-6.
被引量:10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姜文侯,单志萍,孟妤,孙冬梅.
β-胡萝卜素的应用、市场和天然型产品的发酵法生产[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3):65-71.
被引量:72
2
黄伟坤.食品检验与分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3
孙庆杰,丁霄霖.
番茄红素的保健作用与开发[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4):72-75.
被引量:144
共引文献
103
1
吴元锋,郑裕国.
番茄红素的发酵法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03,3(z1):414-418.
2
高彦祥,马清香.
天然色素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5,26(z1):149-155.
被引量:6
3
陈合,杨辉,贺小贤.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3):66-72.
被引量:6
4
王贵元,徐娟,夏仁学.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511-515.
被引量:21
5
陈锦屏,孙灵霞,段玉峰.
番茄红素性质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4,17(8):50-53.
被引量:22
6
侯纯明,刘德志,谢颖,李文泽.
番茄红素提取及优化研究[J]
.辽宁化工,2004,33(8):439-442.
被引量:3
7
曾顺德,漆巨容,张迎君.
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6):79-81.
被引量:37
8
孙晓萍,赵文恩,时国庆,屈凌波,常纪勇.
渗透法分离提取新鲜组织中番茄红素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4):501-505.
被引量:3
9
翟文俊.
柿果快速脱涩与果汁饮料加工工艺研究[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96-100.
被引量:5
10
朱明达,贺文智,索全伶,洪海龙,黄建茹.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天然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4):85-8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08
1
李敏,郭文莉,张益娜,谢琼.
采用微波法快速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07(4):50-52.
被引量:6
2
潘洪志,姜秀梅,万丽葵,那立欣,王军.
番茄红素对S_(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卫生研究,2004,33(4):456-457.
被引量:16
3
侯纯明,刘德志,谢颖,李文泽.
番茄红素提取及优化研究[J]
.辽宁化工,2004,33(8):439-442.
被引量:3
4
钱卫,王肇颖,韩波,肖敏,杜桂彩,李永贵.
光合细菌中番茄红素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39(3):111-115.
被引量:11
5
舒铂,赵亚平,于文利.
以明胶和蔗糖为复合壁材的番茄红素微胶囊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9):52-54.
被引量:19
6
伍勇,肖泽仪,黄卫星,石尔,许荣强.
酿酒酵母的发酵优化与动力学研究[J]
.酿酒,2004,31(5):19-21.
被引量:10
7
廖彩霞,闫春兰,黄聪.
番茄红素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现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9):592-593.
被引量:18
8
王伟华,于国萍,张立冬.
番茄红素微波萃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64-567.
被引量:18
9
姜文侯,单志萍,孟妤,孙冬梅.
β-胡萝卜素的应用、市场和天然型产品的发酵法生产[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20(3):65-71.
被引量:72
10
于文利,舒伯,赵亚平,胡卫乐,汤健俭.
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的动物实验评价[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5,24(1):99-101.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2
1
解书怀,余晓斌,顾秋亚.
代谢途径酶活促进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J]
.生物加工过程,2008,6(2):17-21.
被引量:4
2
蔡俊.
酶在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20(1):8-10.
被引量:5
3
陈建军,杨济龙.
产番茄红素红酵母培养条件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3):381-383.
被引量:7
4
宋艳绒,钟卫鸿,路争.
代谢工程在微生物法生产番茄红素中的应用[J]
.工业微生物,2006,36(1):60-64.
被引量:4
5
汪敏,汪以真.
一种潜在的饲料添加剂——番茄红素[J]
.饲料工业,2006,27(14):5-7.
6
王彦杰,詹艳群.
番茄红素功能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6):80-82.
被引量:1
7
马永强,韩春然.
三孢布拉霉生产番茄红素发酵条件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4):54-57.
被引量:5
8
路世武,李师翁.
番茄红素混合溶剂的提取及定量研究[J]
.甘肃科学学报,2007,19(2):68-71.
被引量:4
9
杨润蕾,张利平,王秀琴,胡毅,陈雅洁.
番茄红素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10488-10489.
被引量:1
10
张邦建,王海峰,侯成林.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程,2008(4):14-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
施林妹,王东明,应俊辉.
樱桃番茄果实色素积累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849-3851.
被引量:3
2
黄志勇,王海胜,蒋培霞,宋安东,刘志培.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养殖罗非鱼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72-78.
被引量:16
3
王宪青,王丹,崔会哲.
超临界CO_2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5,21(4):30-31.
被引量:6
4
余善鸣,孙强,姚旭,王宪青.
富含番茄红素植物油的研究[J]
.中国油脂,2006,31(1):30-32.
被引量:1
5
朱艳,袁其朋,王航.
添加氧载体及表面活性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J]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1):90-93.
被引量:23
6
汪敏,汪以真.
一种潜在的饲料添加剂——番茄红素[J]
.饲料工业,2006,27(14):5-7.
7
李艳丽,许尧兴,许少春.
番茄红素在饲料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06(13):25-26.
8
赵辉,戴祖云.
西瓜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6(9):30-32.
被引量:5
9
卢定强,胡继军,李晖,戴燕,梁明鑫.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孢布拉霉菌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番茄红素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6,26(11):1592-1594.
被引量:2
10
张丽靖,杨郁.
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6,22(4):59-60.
被引量:13
1
綦秀芬,李恩泽,刘月芬,刘涛,刘玉爱,王春波.
虾青素的研究进展[J]
.齐鲁医学杂志,2003,18(3):354-355.
被引量:8
2
廖益强,谢拥群,黄彪.
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1):64-68.
被引量:8
3
姚小丽,郝亮,陈秀红.
熊果苷及其中间体的含量测定[J]
.河北工业科技,2012,29(4):228-231.
被引量:2
4
万屏南,熊丽萍,卢秋晓.
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7):69-71.
被引量:1
微生物学通报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