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3,共6页
Editorial Friend
同被引文献80
-
1朱静雯,孙珏.出版发行集团体制改革与微观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14(6):32-37. 被引量:3
-
2刘祖云.社会转型: 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6):35-40. 被引量:66
-
3冉华.论媒介的本质属性及其产业化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7):15-18. 被引量:15
-
4郭明刚.关于出版事业性质的思考[J].江淮论坛,1994(3):83-87. 被引量:1
-
5姚德权.新闻出版业的分类与分类发展[J].编辑之友,2004(4):7-11. 被引量:6
-
6金炳亮.中国出版产业化进程与国家文化安全[J].出版科学,2004,12(5):28-32. 被引量:13
-
7李明志,锁志海,赵大良.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开发及其使用[J].编辑学报,2004,16(4):274-275. 被引量:30
-
8姚德权.属性的重新界定: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J].科技与出版,2004(5):16-21. 被引量:8
-
9尹章池.民营书业企业股权激励的应用及其模式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04(10):46-48. 被引量:2
-
10张新宝,李秋波,邬静.基于Web的期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686-68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8
-
1姚德权.新闻出版业的分类与分类发展[J].编辑之友,2004(4):7-11. 被引量:6
-
2姜明.试论出版业的市场化改革[J].编辑之友,2004(4):19-21. 被引量:2
-
3姚德权.属性的重新界定: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J].科技与出版,2004(5):16-21. 被引量:8
-
4姚德权.我国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内涵与动因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4(11):15-18. 被引量:5
-
5姚德权.以管办分离、事企分体为突破口,推进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J].科技与出版,2004(6):7-9. 被引量:3
-
6葛洪.中国需要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出版社[J].编辑之友,2005(4):36-40.
-
7马宇红.Elsevier编辑系统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79-81. 被引量:4
-
8尹章池.我国出版业改革的主要成就——技术、制度和产业[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88-90. 被引量:1
-
9尹章池.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511-514. 被引量:1
-
10尹章池,曾建华.出版体制改革研究论纲:问题、思路与内容[J].出版科学,2007,15(1):52-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9
-
1尹章池.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J].出版科学,2006,14(2):39-41. 被引量:3
-
2吴赟.我国出版经济研究述评[J].出版科学,2006,14(6):25-31. 被引量:6
-
3姚德权.新闻出版业的分类与分类发展[J].编辑之友,2004(4):7-11. 被引量:6
-
4姚德权.属性的重新界定: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的理论基础[J].科技与出版,2004(5):16-21. 被引量:8
-
5李继峰.论编辑出版效益机制的重建[J].出版发行研究,2004(11):19-24. 被引量:3
-
6姚德权,徐超富.新闻出版市场准入放松:前提、原则与思路[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6):89-96. 被引量:6
-
7姚德权.以管办分离、事企分体为突破口,推进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J].科技与出版,2004(6):7-9. 被引量:3
-
8罗哲.解析中国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J].兰州学刊,2005(2):235-237. 被引量:8
-
9蔡翔,唐颖.关于大学出版社转制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3):25-28. 被引量:1
-
10姚德权,徐军.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共时考量与简要评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6(6):110-11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