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址转换及其应用
被引量:2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的原理及它的应用领域,并结合Linux操作系统给出了实例分析。最后对网络地址转换技术进行了总结评价。
出处
《中国数据通信》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China Data Communications
参考文献2
-
1[1]李善平.郑扣根.Linux操作系统及其实验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
2[2]The IP Network Addres Translator(NAT),RFC 1631.1994,4
同被引文献9
-
1吕英华,马志强,肖永鹏,白玉山.UNIX进程在PE与router间通信过程模拟中的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8(3):21-25. 被引量:1
-
2Shieh Shiuhpyng,Ho Fushen,Auang Yu-Lun,et al.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effects on security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TCP/IP Stack[J].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0,4(6):42-49.
-
3StevensWR 任守奎译.TCP/IP详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9-80.
-
4SteveShah 杨涛 杨晓云译.Linux管理员指南(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26-439.
-
5夏阳,刘广钟.Apache在Red Hat Linux上建立与运行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0,26(10):166-168. 被引量:4
-
6肖晴,鲁鸿雁.家庭网络系统及其实现[J].电子技术(上海),2001,28(4):61-64. 被引量:14
-
7张建伟,张梅峰,宋玉.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1,2(3):43-46. 被引量:3
-
8李姝,杨双新.基于Apache的虚拟主机技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1):34-36. 被引量:1
-
9马志强,杨贵福.一种基于UML的虚拟专用网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3):28-32. 被引量:2
-
1林明儒.基于CIDR的IP地址规划和应用[J].茂名学院学报,2010,20(3):57-59. 被引量:1
-
2戴飞,钟联炯,张坤鳌.战术通信网的IP编址管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1):115-118. 被引量:1
-
3李超,何先波,何蔚林,李孝杰,王安志,徐宝磊.一种CIDR下Linux防火墙的研究与实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638-640.
-
4孔龙.怎样的主板才算“做工”好[J].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05(11):56-57.
-
5梁志国,周艳丽,沈文.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评价[J].航空计测技术,1997,17(5):13-16. 被引量:6
-
6李崇东,李德梅.网络可靠性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19):57-58. 被引量:13
-
7黄杰,施万青.网络地址转换及其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1,21(4):87-90. 被引量:2
-
8赵亮.浅析网络安全技术[J].活力,2004(7):181-181.
-
9张孟顺.向下代Internet的演进[J].网络电信,2002,4(1):62-65.
-
10徐颂.IPSec与NAT兼容性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3):19-21.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