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科技》
2002年第2期22-24,共3页
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8
-
1魏延安.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199-203. 被引量:19
-
2杜连启,高胜普.薯类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
3周庆锋.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方向[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z1):177-183.
-
4刘婷,郑甲成,柯斧,等.安康市农作物硒含量分析.
-
5村外.国外马铃薯加工业状况及进出口需求[J].农产品加工,2008(6):11-11. 被引量:5
-
6廖春,张飞鹏,王文广.安康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浅见[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18-20. 被引量:7
-
7王薇.坚定信心 共同促进马铃薯产业和谐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8):18-20. 被引量:6
-
8许海英,陈长城.加工型马铃薯筛选试验及效益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6-8. 被引量:1
-
9鲁述霞.马铃薯的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30-31. 被引量:17
-
10刘刚,赵鑫,周添红,田世龙,李守强.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结构分析与发展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10(8):4-11. 被引量:33
-
1徐如意.马铃薯保鲜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3(11):55-55.
-
2姚焱,张平,杨茁萌.鲁梅克斯K-1愈伤组织抗褐变研究[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2):40-43.
-
3岳保军.玉米淀粉产品生产线工艺及发展优势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6):66-66. 被引量:1
-
4段建真.六安瓜片茶的展望[J].茶业通报,2004,26(4):147-149. 被引量:7
-
5孙娟,宣钰.专访:做好生物农药 服务农化行业[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1(20):12-13.
-
6张桂芝,杜鹃,付雪燕.阿魏菇中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抗褐变剂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73-76. 被引量:16
-
7美蓉.良好的开端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J].中国饲料,2006(12):11-12.
-
8蒋光玉,胡燕梅.胡椒薄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与抗褐变的研究[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0(4):266-269. 被引量:3
-
9王武.春管紫花苜蓿二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3(5):71-71.
-
10安徽省稼仙集团[J].农业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6(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