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酚对致热家兔弓状核及PO/AH区脑组织中PGE_2和cA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3,114,17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同被引文献46
1 章明美,杨小明,谢吉民,漆琳.15种生药提取物抑制痤疮致病菌的活性筛选[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14(30):188-190. 被引量:22
2 李鸣宇,朱彩莲,刘正.天然植物提取物对变链菌胞外多糖的抑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6):481-482. 被引量:17
3 胡巢凤,李楚杰,张穗梅.精氨酸加压素对家兔血细胞生成内生致热原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10(4):358-361. 被引量:10
4 杨永录,杨文辉.精氨酸加压素在体温调节与抗热中的作用[J] .解放军医学情报,1995,9(6):302-304. 被引量:3
5 冯甲棣,胡刚,李亘松.丁香酚对正常大鼠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5,24(2):115-118. 被引量:16
6 贺玉琢.丁香酚的抗氧化活性[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4):247-247. 被引量:8
7 谭廷华,何西利,高健,刘爱芳.丁香酚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西北药学杂志,1996,11(1):30-31. 被引量:24
8 宋军,于廉君,李鹤玉,赵小秋.丁香酚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4):203-204. 被引量:40
9 Ando Y, Asano Y. Functional evidence for an apical V1 receptor in rabbit cortical collecting duct[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93,264:F467-471.
10 Szot P, Ferns C, Dorsa D. Arginine-vasopressin binding sites in the CNS of the golden hamster[J]. Neuroscience Letter,1990, 119: 215-218.
引证文献4
1 叶红,孙阁,王艳辉.精氨酸加压素与解热药的关系[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4):341-342.
2 张文彬,叶红,王晓斌.丁香酚对脂多糖发热大鼠血浆及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3):227-229. 被引量:1
3 叶红,朱丽娜,冯甲棣,闫凤霞.丁香酚对酵母菌发热大鼠血浆及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3):260-261. 被引量:25
4 彭宅彪,张琼光,代虹健,丁英平.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79-2081. 被引量:99
二级引证文献124
1 吕建荣,马养民,苏印泉,孙润仓.宁夏罗布麻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149-151. 被引量:1
2 母发光,黄际远,张剑波,黄志.热性惊厥患儿血浆精氨酸加压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6):1624-1626. 被引量:4
3 王友升,朱昱燕,董银卯.化妆品用防腐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7,30(12):15-18. 被引量:32
4 杨风琴,黄文华,米家鹏,任力.复方大黄提取物体外的抑菌作用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061-1063. 被引量:17
5 陈浩,宁睿,苏兴海,李优琴,王春梅,石志琦.中药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活性及丁香活性成分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84-1485. 被引量:4
6 张杰,王春梅,程罗根,陈浩,石志琦.丁香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研究[J] .农药学学报,2008,10(1):68-74. 被引量:16
7 阳卫超,欧阳五庆,何欣,许利耕.复方丁香酚纳米乳的制备及抗炎镇痛药效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5):352-355. 被引量:9
8 王春梅,张杰,陈浩,石志琦,范永坚.丁香酚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菌丝形态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72-75. 被引量:11
9 何新龙,傅洪拓,龚永生,吴滟,熊贻伟,蒋速飞.麻醉剂丁香酚对日本沼虾脱壳、繁殖和运输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140-142. 被引量:3
10 张晓霞.小儿热性惊厥与机体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5):26-29. 被引量:5
1 方剑乔,高镇五,林咸明,应航,詹红生.不同腧穴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1996,24(6):39-40. 被引量:2
2 毛利民,韩济生.大鼠脊髓不同类型阿片受体在介导下丘脑弓状核刺激镇痛中的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1,5(2):81-84.
3 刘敏,黄锐,熊克仁.眼镜蛇毒对大鼠弓状核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3,32(2):95-97.
4 方剑乔,林咸明,徐晓,王月芳,陈海英,高镇五.不同时机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肛温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7,16(5):30-31. 被引量:3
5 王新友,吕婷婷,王长虹,千智斌.倍他司汀抑制奥氮平所致大鼠摄食量和体质量增加机制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1):14-17. 被引量:2
6 邓家刚,郑作文,杨柯.芒果苷对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2):72-72. 被引量:19
7 尹长江,杨坤宝,叶红.丁香酚对致热家兔下丘脑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3):319-320. 被引量:6
8 金莲锦,白宁,曹宇.LPS致热家兔诱导HSF1聚合对体温及脑内AVP含量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45-49. 被引量:3
9 王艳,杨宇,白霞,孙丽华,吴玉环,杨成良.生石膏对致热原作用下猫PO/AH温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8,24(3):320-323. 被引量:3
10 周冠怀,崔永耀,冯菊妹,戴建亚,荣征星,孙王燕.美息伪麻片的药效学研究[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7,17(1):57-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