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图像仪测挤压成型石墨中针状焦的取向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描述了有图像分析仪测定挤压成型石墨中针状焦晶粒取向的原理及方法,并报道了作者将此方法应用于电极石墨的结果。实验表明,此方法克服了传统X射线衍射法存在的实验、处理过程繁复及取样代表性可疑的困难,所得结果也与针状焦择优取向成因分析的结论一致。同时,本文还对图像分析法在此领域内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出了看法。
作者
印友法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
出处
《物理测试》
CAS
1991年第6期37-40,共4页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Testing
关键词
图像仪
挤压
成型
石墨
晶粒取向
分类号
TG37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6
1
韩利雄,严春杰,谌刚,朱小燕.
中原石油焦的微观形貌分析[J]
.电子显微学报,2004,23(4):469-469.
被引量:7
2
李元祥.
日本针状焦性能研究[J]
.炭素技术,1993,12(4):7-11.
被引量:13
3
宋怀河.
一种估测针状焦结晶度和形态的方法[J]
.新型炭材料,1994,10(1):59-60.
被引量:1
4
丁宗禹,申海平.
石油针状焦生产技术[J]
.炼油设计,1997,27(1):10-13.
被引量:30
5
赵春竹,谢安国,姚恩东,李强生.
针状焦回转窑内二次风口数值仿真及结构优化[J]
.冶金能源,2010,29(1):35-36.
被引量:3
6
改质法制取煤系针状焦[J]
.燃料与化工,1990,21(6):38-41.
被引量:10
7
印友法.
石墨电极中针状焦晶粒取向的研究[J]
.炭素技术,1990,9(6):11-15.
被引量:5
8
张可毅,李玉杰.
500吨挤压机在碳素生产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59-59.
被引量:1
9
韩梅,曹雅凤.
煤沥青针状焦生产技术及发展[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0(1):10-11.
被引量:16
10
针.
针状焦的生产与使用(Ⅰ)[J]
.炭素科技,2000,10(1):34-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太平,王成扬.
针状焦技术的研究进展[J]
.炭素,2004(3):11-16.
被引量:26
2
孙德河,彭修乾,谢久明,连宾宾,霍欣明.
电极成型仿真优化设计[J]
.价值工程,2023,42(13):83-8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曹寅虎,刘锋,杨伟超,魏保志,王成扬.
专利视角下针状焦研究进展(Ⅲ)——延迟焦化工艺[J]
.炭素技术,2019,38(5):7-12.
被引量:3
2
白培万,孟双明.
煤沥青针状焦研究综述[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53-56.
被引量:11
3
罗道成,刘俊峰.
煤焦油脱除喹啉不溶物(QI)的净化处理研究[J]
.煤化工,2008,36(2):11-13.
被引量:11
4
马远荣,程相林,陈一鸣.
针状焦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11,7(12):17-20.
被引量:5
5
王文燕,王成扬,秦军,吕嘉辉,张翠,赵朔.
树脂包覆针状焦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
.炭素,2007(4):3-7.
被引量:8
6
袁观明,李轩科,董志军,赵杰,陈明明.
中间相沥青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8,22(11):83-86.
被引量:12
7
林祥钦,李雪,陈坤,郭爱军,王宗贤.
延迟焦化工艺中弹丸焦生成与抑制的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5):434-438.
被引量:9
8
罗道成,刘俊峰,郑李辉,安静,汪威.
煤焦油洗油中喹啉的萃取分离研究[J]
.煤化工,2011,39(2):54-56.
被引量:2
9
周颖,安光,王六平,宋晓娜,邱介山.
中间相沥青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1,30(11):2456-2460.
被引量:30
10
梁朝林.
渣油焦化中间相物质的产生、分离与表征[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22(6):1-6.
1
沈伊力,傅倩莹.
用图像仪测量轴承钢中球状碳化物[J]
.钢铁工艺,1992(3):8-12.
2
古兵平,黄柏华,彭震,何明文.
图像分析仪在金相检验中的应用[J]
.钢铁研究,2002,30(5):49-52.
被引量:2
3
龙尔梅,裘正刚.
两种夹杂物评级方法比较[J]
.浙江冶金,1999(3):34-35.
4
田德蔚,钱百年,斯重遥.
适用图像仪测定M—A相的腐蚀方法[J]
.物理测试,1994,12(2):35-39.
被引量:5
5
陈德光,张莫逸,孔泉生.
图像仪在超硬磨料微粉粒度检测中的应用[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7(5):32-34.
被引量:2
6
王克杰,刘海英.
图像仪标准样品法的检测原理与过程[J]
.天津冶金,2013(A01):102-105.
7
田德蔚,钱百年,陈晓风,斯重遥.
用图像仪测定M-A组元的腐蚀方法的比较研究[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4,30(1):28-29.
被引量:8
8
浦绍康,张义成,彭涛,殷碧群.
钢板厚度对非金属夹杂物形态尺寸尺寸分布及延性的影响[J]
.钢铁研究,1991,19(3):21-26.
9
周仕学,王斌,杨敏建,张同环,陈海鹏,张光伟.
针状焦在反应球磨制备镁基储氢材料中的作用[J]
.材料导报,2010,24(14):63-65.
被引量:3
10
汤爱涛,潘复生,张静.
AA1235铝箔坯料退火工艺和显微组织的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1999,27(7):20-22.
被引量:11
物理测试
199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