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图书馆学刊》
2002年第B05期68-69,共2页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共引文献62
-
1邵甫青.《公共图书馆宣言》在中国[J].公共图书馆,2019,0(4):69-74. 被引量:1
-
2李碧珍.网络化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1):38-40.
-
3刘楚翘.浅谈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的特殊使命[J].图书馆学刊,2004,26(S1):62-63. 被引量:4
-
4张伟云.关于现阶段图书馆建设中几大误区的讨论[J].图书与情报,2004(6):96-100. 被引量:9
-
5朱丹君.试论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J].贵图学刊,2005(1):1-3. 被引量:1
-
6王松国.人文化趋势下的图书馆文化传播[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3):90-92. 被引量:2
-
7王松国.论人文化趋势下的图书馆文化传播[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4):14-16. 被引量:8
-
8邱燕燕.弘扬和培育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2006(4):25-28. 被引量:16
-
9刘斌.工业控制网在煤炭装卸港口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6,34(11):92-93.
-
10罗兰.略论文献附录的信息价值[J].图书情报论坛,2008(3):70-71.
同被引文献8
-
1蒋永福.客观知识与图书馆——从客观知识角度理解的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5):46-51. 被引量:62
-
2秦玫芬.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19(2):55-56. 被引量:14
-
3单小青.论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作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3):70-72. 被引量:82
-
4马恒通,刘青端.关于“客观知识说”几个问题的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2,19(1):31-33. 被引量:14
-
5郭太敏.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3):81-83. 被引量:140
-
6刘德城.论图书馆的知识经济观[J].图书馆建设,2002(2):2-4. 被引量:18
-
7孙增响.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19(3):53-54. 被引量:15
-
8于鸣镝.试论图书馆属于文化有机体[J].图书馆论坛,2002,22(5):40-4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7
-
1黄健.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教育实践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5):14-17. 被引量:6
-
2沈徽青.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94-95. 被引量:13
-
3罗晓鸣,刘波,韩继章.图书馆学理论2003年研究进展(续)[J].图书馆,2004(6):50-55. 被引量:2
-
4马恒通.知识形态及其转化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25(2):15-18. 被引量:7
-
5陈心蓉,秦根土.浅析传统图书馆在职业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8):8-9.
-
6钱大卫.高校图书馆与新时期信息素质教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84-186. 被引量:2
-
7查丽华.“图书馆”与“客观知识”概念辨析[J].现代交际,2009(11):130-131.
-
1周红.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与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77-179. 被引量:2
-
2侯琳.关于社区科普教育与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32(6):52-53.
-
3王斌.新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构建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5):98-101. 被引量:2
-
4张康康.试论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5):52-54. 被引量:1
-
5周振宇.“兼职”之痒——谈小学科学师资队伍的危机与对策[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1):12-13. 被引量:1
-
6董连起.大学图书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6(3):95-97. 被引量:1
-
7成杰.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以“人类的遗传病”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4(12):61-62.
-
8蒋冠裙.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J].全国商情,2009(12):120-121. 被引量:2
-
9许玲.可持续发展与高校情报用户的终身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0,20(3):81-83. 被引量:2
-
10张本昌.高等职业院校学科馆员:脱离现实的期望[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1):98-9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