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时间就是生命——震后“黄金24小时”的分析
被引量:
4
Time is Life:Analysis on “Gloden 24 Hours”After a Earthquak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时序上看,“黄金24小时”是指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天。属于紧急救助阶段的即时救助阶段,是震后恢复颇有特殊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一天扒救埋压在建筑物废墟中的灾民救活率最高。“黄金24小时”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时域贵如黄金,应倍加珍惜。时间就是生命,扒救必须争分夺秒。
作者
苏幼坡
刘天适
杨君君
刘瑞兴
出处
《城市与减灾》
2002年第3期21-24,共4页
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物
抗震加固
抗震救灾机构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4
1
盛家伦,刘在涛.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和总体设计[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5,26(4):107-116.
被引量:17
2
危福泉,刘高焕,姚新,蔡宗文,洪伟.
地震灾害预测和应急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永安市城市应急系统为例[J]
.地理研究,2005,24(5):749-756.
被引量:17
3
何宏林,宋新初.
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害数据管理系统(EDMS)的开发——以丽江地震为例(英文)[J]
.地震地质,2005,27(3):396-411.
被引量:5
4
李毅军,蒋春曦,潘丹.
安徽省中等城市地震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27(3):101-106.
被引量:6
5
李东平,赵锦慧,沈晓健,吴向中.
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地震应急指挥演练系统[J]
.地震研究,2006,29(3):290-293.
被引量:18
6
http ://www. gov. on/jizg/2009 -05/15/content - 1315960. htm1,2009 -05 - 15.
7
日本内閣府防災情報のページ.公助の界限と自助·公助,大規模広域災害時の自助·公助の例による“ソフトべワ". http://www.bou-sai. go. jp/kaigirep/hakusho/h26/honbun.
8
河田恵昭.阪神?淡路大震災の教訓の総合化.自然災害科学,1996(3) :183-193.
9
苏幼坡,王兴国.城市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
新华社.汶川地震一周年:百万志愿者彰显“中国力量”.2009—05-15,http://www.gov.cn/jizs/2009—05/15/content-1315960.html.
引证文献
4
1
李臣.
浅析民间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及其拓展——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
.社团管理研究,2008(9):47-51.
2
李东平,龚俊,赵锦慧.
基于震例和决策模型的救灾事项时序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9,30(1):35-43.
被引量:2
3
陈建伟,陈艳华,苏幼坡,王卫国,张媛.
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基本方式—自救、互救与公救[J]
.世界地震工程,2015,31(2):114-118.
被引量:3
4
王卫国,洪再生,苏幼坡,陈建伟.
重大地震灾害救援要素系统及其救援功能[J]
.世界地震工程,2015,31(3):122-1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葛智渊,李东平.
基于GIS的浙江省地震快速评估模型构建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2009,27(3):12-16.
被引量:2
2
王凤山,黄育,刘猛.
基于两阶段模糊熵权的震灾抢修抢建价值评估模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66-71.
被引量:2
3
王卫国,洪再生,苏幼坡,陈建伟.
山地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规划的原则与要点[J]
.世界地震工程,2015,31(4):108-112.
被引量:2
4
刘艳丽,刘蕾.
灾难救援信息网络平台构建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7):1355-1360.
5
陈剑飞.
大型体育赛事在突发性地震灾害中的应对措施建模[J]
.灾害学,2019,34(2):72-77.
被引量:2
6
马国超,曾凡伟,王立娟,孟凡馨.
清单式管理在地震应急技术保障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21,37(3):214-221.
被引量:4
1
周靓.
勇担通信责任[J]
.重庆通信业,2008(4):1-1.
2
地震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J]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6):86-86.
3
苏幼坡,徐美珍,刘英利.
自救与互救——严重地震灾害后扒救灾民方式[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33-35.
被引量:6
4
本刊编辑部.
“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3(9):1-1.
5
王庆云.
关于交通运输在抗震救灾中作用的思考[J]
.综合运输,2008,30(6):4-8.
被引量:2
6
张北春.
汶川地震[J]
.物理教学探讨(初三年级学研期),2009(1):58-59.
7
王进业,刘宝森,席敏.
渤海湾生死大救援[J]
.瞭望,2010(37):8-9.
8
小纪.
当灾害袭来 高科技抗震救灾显神威[J]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2008(6):8-10.
9
闻纪之.
愿“惜时如金”长效化[J]
.上海支部生活,2008(9):50-51.
10
董书香.
1995年阪神—淡路大震灾紧急救助所需时间的研讨[J]
.地震科技情报,1999(4):17-19.
城市与减灾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