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模式及分析评价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着重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现状、典型模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和借鉴。
作者
宗良纲
卢东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江苏省
评价
生态农业
生态环境工程
模式设计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2
1
卞瑞祥.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途径的探讨[J].农业环境保护,1988,(6):41-42.
2
孙皓,方鸿国,刘群松.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J]
.当代生态农业,1999,8(3):47-4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陈良.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以苏北里下河地区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62-167.
2
朱自学,刘天学.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21-7223.
被引量:22
3
陈良.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式构建——以苏北里下河地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07,22(5):72-75.
4
陶令霞.
濮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查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02-102.
被引量:1
5
张明怡.
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35-137.
被引量:8
6
史银光,李花,李平儒,李志军,张树兰.
长期施用化肥或不同有机物对土娄土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9):124-130.
被引量:12
7
张婷,张一新,向洪勇.
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3):14-20.
被引量:22
8
韩梅,胥婷婷,曹卫东.
青海高原长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6):104-109.
被引量:22
9
陈芳.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注意事项浅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20,0(2):174-175.
10
郭军成,王明国,周洋,王晓媛,冯静,周兴隆,耿荣.
持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2020,41(1):1-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3
1
任祖淦,陈玉水,唐福钦,王东海,张逸清.
优化肥料结构促进稻田土壤生态良性循环[J]
.生态学报,1996,16(5):548-554.
被引量:17
2
俞穆清,孟宪玺,刘桂琴,田卫,王国平,徐宁.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刍议[J]
.农村生态环境,1996,12(2):48-50.
被引量:6
3
刘淑媛,任久长,由文辉.
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经济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4):518-522.
被引量:127
4
阎水玉,王祥荣.
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36-38.
被引量:102
5
孙皓,方鸿国,刘群松.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J]
.当代生态农业,1999,8(3):47-49.
被引量:13
6
马立珊,骆永明,吴龙华,吴胜春.
浮床香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动态及效率的初步研究[J]
.土壤,2000,32(2):99-101.
被引量:104
7
石山.
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1):3-5.
被引量:13
8
赵其国.
重视农业“安全质量”,加强农业“清洁生产”[J]
.土壤,2001,33(5):225-226.
被引量:19
9
顾宗濂.
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生物修复[J]
.农村生态环境,2002,18(1):42-45.
被引量:112
10
杨光俊,尹大强,顾宇飞,王晓蓉,金解敏,陈良燕.
利用多生物学指标评价宝应湖沉积物的环境质量[J]
.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39-4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陈良.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以苏北里下河地区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62-167.
2
赵其国.
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J]
.生态环境,2003,12(3):253-259.
被引量:110
3
赵其国.
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J]
.科技与经济,2004,17(1):58-64.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周生路,廖富强,吴绍华,张红富,任奎.
宜兴典型农用地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J]
.科学通报,2008,53(S1):153-161.
被引量:8
2
YANG Yong,CHEN Ying,ZHANG Xiao-lan,SONG Bing-kui,WANG Wen-mei,ZHAO Lei,ZHANG Yuan.
Study on the Control Model of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Taking Ninghe County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2(6):85-89.
被引量:7
3
李政.
基于循环经济的后资源型城市经营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4.
被引量:1
4
曾晓舵,丁常荣,郑习健.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问题[J]
.生态环境,2004,13(2):287-289.
被引量:28
5
唐少琛.
把好肥料备案关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生态环境,2004,13(3):463-463.
6
周震峰,王军,周燕,孙英兰.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被引量:136
7
李先琨,吕仕洪,蒋忠诚,何成新,陆树华,向悟生,欧祖兰.
喀斯特峰丛区复合农林系统优化与植被恢复试验[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92-98.
被引量:40
8
王道波,周晓果,张广录,李会龙.
作物空间布局的灰色系统决策方法探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49-156.
被引量:5
9
李新宇,唐海萍,赵云龙.
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
.生态环境,2004,13(4):685-688.
被引量:10
10
刘树庆,张笑归,谢建治,杨志新.
河北坝上高原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标准与技术[J]
.生态环境,2005,14(3):372-377.
被引量:8
1
磴口县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J]
.内蒙古林业,1999(10):29-29.
2
谭雪梅,王超,赵俊杰.
沿江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以苏州为例[J]
.水利发展研究,2004,4(7):13-15.
3
治理水土流失 全力推进生态 环境重点工程建设[J]
.内蒙古水利,1998(4):24-25.
4
顾俊杰.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12(1):112-114.
5
李奕慧,资料.
真美汉中 生态先行——汉中市环境保护工作侧记[J]
.陕西画报,2015,0(1):156-157.
6
张红芳,刘学青.
岐山县退耕还林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04-204.
7
王儒述.
三峡工程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J]
.中国三峡建设,2004,11(1):42-46.
被引量:12
8
Chun-Pin Chang.
Ecological Evaluation Models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Taiwa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4(1):70-76.
9
慈溪市持续全面推进生态建设[J]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0(7):33-33.
10
张天立.
发展环保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J]
.杭州(生活品质),2006(3):23-23.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