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明确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正常结实的温度指标和安全抽穗期,以便于再生稻的合理布局和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提供依据,1987~1988年在重庆市永川县进行了再生稻开花期耐寒性及安全抽穗期的观察.1 材料和方法两年均以汕优63的再生稻为观察材料,其中1987年还加入了岗矮63.采用三期播种(3/10,3/20,3/30),两种留桩高度(20,40cm),以推迟和延长再生稻的抽穗期.施肥管理与大面积同.再生稻穗抽出剑叶叶枕1cm定为抽穗,挂牌作定穗标志,观察其开花的始、末期,成熟收获时考察每穗的实粒、秕粒(充实度在一半以下)和空壳数,按抽穗期统计.同一日抽穗的开花始、末期取其平均值.1987年还进行了定花观察.开花期间的气温资料采用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该站距试验田约5公里.观察结果用微机作统计分析.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省科委重点课题<再生稻的研究及其利用>的一部份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开花期
安全抽穗期
Hybrid rice Middle eeason rice, Ratooning rice Cold tolerance, Percentage of seting, Heading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