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论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2-42,共1页
Economic Forum
同被引文献7
-
1郑志龙.建设国家创新系统 增强国际竞争力[J].中国行政管理,2002(4):24-25. 被引量:2
-
2周晟.新世纪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J].汽车工业研究,1999(4):29-33. 被引量:6
-
3张文魁.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现状和重组政策取向[J].财经科学,2001(4):78-83. 被引量:21
-
4林云莲.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J].企业经济,2002,21(2):44-45. 被引量:4
-
5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概要[J].当代石油石化,2002,10(5):1-5. 被引量:1
-
6刘世锦,冯飞.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2(6):5-12. 被引量:70
-
7干春晖,戴榕,李素荣.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15-22. 被引量:40
-
1林喜庆,许放.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8(6):18-21. 被引量:10
-
2朱娅加,胡延伟.知识经济对高校图书馆的挑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5):50-52. 被引量:1
-
3康粟丰.试论档案馆(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浙江档案,2006(4):16-17.
-
4李安平.迎接知识经济时代[J].知识就是力量,1998,0(5):25-25.
-
5何传启.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J].中国科技信息,1998(Z3):4-6. 被引量:2
-
6刘泽双,闫付强.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9,26(2):71-76. 被引量:8
-
7蒋汝忠.建设浙江省区域性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思考[J].今日科技,2003(12):13-15. 被引量:2
-
8薛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及构建方法[J].河南科技,2007,26(12):19-19. 被引量:1
-
9路甬祥.知识经济:时代与未来[J].经济,1999,0(2):16-22. 被引量:3
-
10陈红霞,陈士俊.国家创新系统创新主体的合理选择和确定[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41-44.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