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建筑史研究仍然有相当广阔的拓展空间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者提出,在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方面可以从艺术与技术、历史与社会、文化与思想三个层面展开。
作者
王贵祥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9,共3页
Architectural Journal
关键词
中国
建筑史
方法论
建筑艺术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35
1
胡正旗.
从《营造法式》看古代科技典籍在辞书编纂中的价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S1):101-103.
被引量:1
2
邹其昌.
经典诠释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理论体系建构——兼论潘谷西先生的《〈营造法式〉解读》的学理价值[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6).
被引量:2
3
乌凤丽.
喀左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左翼旗的形成[J]
.满族研究,2004(2):67-70.
被引量:3
4
池田温,霍存福,丁相顺.
唐令与日本令——《唐令拾遗补》编纂集议[J]
.比较法研究,1994,8(1):95-111.
被引量:4
5
江道元.
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J]
.西藏研究,1982(3):103-126.
被引量:37
6
白.特木尔巴根.
喀喇沁亲王府所藏《元朝秘史》抄本及其学术价值[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1):58-63.
被引量:2
7
刘致平,刘进.
忆“中国营造学社”[J]
.华中建筑,1993,11(4):66-70.
被引量:19
8
乌云高娃.
国内关于《蒙古秘史》的研究状况[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3):16-21.
被引量:4
9
姚海山,胡国志.
乌梁海蒙古与清代喀喇沁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旗历史与探源[J]
.满族研究,2004(4):90-96.
被引量:1
10
牛海桢.
简论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制度[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1-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白胤.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J]
.山西建筑,2005,31(13):31-32.
被引量:5
2
王健.
关于构建中国环境模式语言的思考[J]
.风景园林,2008,15(1):72-74.
被引量:7
3
陈惟.
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中国建筑史教学改革[J]
.华中建筑,2008,26(7):209-210.
被引量:6
4
张立华,吴汉勤,郑庆和.
清代喀喇沁亲王府建筑研究[J]
.山西建筑,2008,34(35):21-22.
被引量:1
5
成丽,丁垚.
宋《营造法式》术语及文本研究史述略[J]
.建筑创作,2012(12):190-197.
被引量:3
6
牛来颖.
“功限”、“料例”与唐宋工程管理——《天圣营缮令》和《营造法式》的比较[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0):58-68.
被引量:4
7
虎文琼.
藏族建筑形成发展进程中周边文化影响研究[J]
.丝绸之路,2021(3):85-9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叶建华.
武乡会仙观三清殿修缮工程研究[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4):85-89.
被引量:1
2
许杰青.
浅谈中国生态建筑的模式语言的构建[J]
.山西建筑,2008,34(36):23-24.
被引量:2
3
陈牧川.
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298-300.
被引量:5
4
崔永梅,祁素萍.
浅谈设计形态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艺术教育,2011(4):140-140.
5
徐虹.
面向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国建筑史教学改革[J]
.时代教育,2011(10):22-22.
6
李鹏飞.
寿阳龙泉寺檐窑式建筑初探[J]
.文物世界,2012(3):58-60.
被引量:1
7
戴代新,袁满.
C·亚历山大图式语言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借鉴与启示[J]
.风景园林,2015,22(2):58-65.
被引量:18
8
魏艺.
中国式环境设计中绿色茶文化理念的突显[J]
.福建茶叶,2016,38(2):222-223.
被引量:1
9
梁达华.
广西容县真武阁的道教文化探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4):33-39.
10
赵兵兵,牛笑.
辽宁工业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建设探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14-117.
被引量:3
1
辜博,陈国文.
中国的建筑文化[J]
.粮食流通技术,2003(4):17-18.
被引量:2
2
赵琳.
虚拟现实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北戴河老别墅为例[J]
.艺术科技,2013,26(11):99-100.
被引量:2
3
徐苏斌.
近年来日本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J]
.世界建筑,1997(6):74-78.
4
王小茉.
梁思成[J]
.装饰,2008(8):71-71.
5
常青.
华夏建筑的巡礼──《中国建筑志》导言[J]
.时代建筑,1997(3):49-52.
被引量:1
6
马航.
德国的都市规划和城市建设(1860-1928)的启示[J]
.建筑学报,2006(1):34-37.
被引量:1
7
陈薇.
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J]
.华中建筑,1989,7(4):32-38.
被引量:8
8
金磊.
新中国建筑作品与建筑师的影响力[J]
.北京规划建设,2009(6):71-74.
9
王贵祥.
被遗忘的艺术史与困境中的建筑史[J]
.建筑师,2009(1):15-21.
被引量:3
10
窦武.
北窗杂记(一三○)[J]
.建筑师,2012(2):94-95.
建筑学报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