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低产田培肥措施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化肥和有机肥对改良中低产田的作用,改良中低产田必须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针。同时提出开发和施用有机肥的办法以及提高化肥肥效的措施。
作者
朱和明
机构地区
石河子农学院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1991年第4期29-32,共4页
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中低产田
培肥
有机肥
化学肥料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立新.
四十年来我国磷肥研究进展概况[J]
.土壤肥料,1989(5):12-17.
被引量:9
2
金维续.
有机肥料研究四十年[J]
.土壤肥料,1989(5):35-40.
被引量:29
3
林葆,李家康.
我国化肥的肥效及其提高的途径——全国化肥试验网的主要结果[J]
.土壤学报,1989,26(3):273-279.
被引量:44
4
张镜清,王文山.四十年我国用地养地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J]土壤肥料,1989(0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光锐,土壤学报,1988年,2期,15页
2
林葆,土壤学报,1988年,4期,1页
3
蒋柏藩,中国农业科学,1988年,21卷,4期,62页
4
团体著者,土壤学报,1986年,1/2期
5
郭金如,中国肥料研究史料.6,1985年
6
团体著者,土壤学报,1976年,3期,25页
7
团体著者,土壤学报,1975年,5期,21页
共引文献
78
1
王树生,范战胜,张新明.
麦玉系统氮素肥料的综合效应及适宜施氮量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58-60.
被引量:1
2
陆学飞,吴启堂,刘树基.
有机物料与^(32)P标记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对磷有效性的影响[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3,2(2):63-68.
被引量:2
3
郭胜利,党廷辉,刘守赞,郝明德.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33-39.
被引量:47
4
张杨珠,吴岳轩,刘学军,何勉先,易最园,曾清如.
新辟红壤性稻田不同施肥模式的效应[J]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20(2):106-113.
被引量:5
5
高峻岭,魏由庆,许建新,殷光兰.
农牧结合农户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生态农业研究,1995,3(2):42-48.
被引量:5
6
汪运滨,朱兴明,曾庆曦,陈启德,刘志明.
不同施肥制度对三熟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1996,16(1):40-42.
被引量:2
7
倪吾钟,何念祖,林荣新.
钾肥对大白菜产量形成和叶球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2):162-168.
被引量:31
8
秦松,孙锐锋.
贵州粮食安全的土壤养分管理探讨[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80-82.
被引量:2
9
任祖淦,陈玉水,唐福钦,王东海,张逸清.
有机、无机肥结合对水稻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建设的影响Ⅱ.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含量的研究[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6,11(2):60-64.
被引量:1
10
朱玉芹,蔡鑫茹,岳玉兰.
国内外农作物增产技术研究水平对比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20-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朱永胜,李文斌,郭忠东.
浅谈中低产田改良经验[J]
.新疆农业科技,2004(C00):35-35.
被引量:1
2
张建生,王穗,张川,彭尔瑞,陈运春,郝莉莎,余建新.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中低产田划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4):556-56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陈烈辉.
江西省广昌县中低产田改良利用途径与措施[J]
.中国农业信息,2012,24(12S):83-83.
1
何龙,刘恩军,何英.
轮作在农田培肥与养护中的作用[J]
.农技服务,2007,24(9):40-40.
被引量:2
2
黄丽明,林先佳.
简论绿肥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J]
.教学与科研(河北农大邯郸分校学报),1990(3):60-62.
3
姜秀华,蒋志春,鄂士斌.
适宜中低产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北京8694[J]
.天津农林科技,1992(2):48-48.
4
杨俊森,黄峥嵘.
四川省中低产田土的综合治理[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2(2):143-148.
被引量:8
5
朱桂林.
棉花中低产田增产机械化综合技术[J]
.中国农机化,1991(2):20-21.
6
向祥盛,曾强,侯宗贤.
新疆中低产田及其改造[J]
.新疆农业科技,1995(5):26-28.
被引量:2
7
霍宽.
水稻中低产田丰产经验[J]
.农村科学实验,1994(11):12-13.
8
郑怀东.
如何提高玉米中低产田产量[J]
.农村科学实验,1994(11):9-9.
被引量:1
9
韩少勇,李振胜.
唐山市花生中低产田技术开发总结[J]
.花生科技,1994,23(4):26-28.
10
官国科.
中低产田种植花生的增产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1997(1):16-17.
新疆农垦科技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