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副词“还”的基本义
被引量:
5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副词"还"的基本义是表延续,其功能是在句中激活一个序列.序列包括时间序列、等级序列、预期序列."还"的其它用法有的是基本用法的语境变体,有的是其比喻衍生.
作者
高增霞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4,共7页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关键词
副词
"还"
虚词
基本义
时间序列
等级序列
预期序列
延续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74
同被引文献
454
引证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54
参考文献
13
1
北京文学,2001,1:68-68.
2
赵德发.《杀了》
3
毕永峨(1994).“也”在三个话语平面上的体现:多义性或抽象性,见戴浩一,薛凤生主编.《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4
胡树鲜.“还”“也”“又”的语言环境[J].河北师院学报,1988,.
5
蒋琪,金立鑫.
“再”与“还”重复义的比较研究[J]
.中国语文,1997(3):187-191.
被引量:37
6
陆俭明,马真(2000).《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
史锡尧.
副词“又”的语义及其网络系统[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101-111.
被引量:30
8
沈家煊.
跟副词“还”有关的两个句式[J]
.中国语文,2001(6):483-493.
被引量:173
9
杨玲.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与语法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68-74.
被引量:12
10
殷志平.
“X 比Y 还 W”的两种功能[J]
.中国语文,1995(2):105-106.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496
2
蒋琪,金立鑫.
“再”与“还”重复义的比较研究[J]
.中国语文,1997(3):187-191.
被引量:37
3
王福祥,刘润清.
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外语界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1-5.
被引量:25
4
沈家煊.
“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
.中国语文,1994(4):262-265.
被引量:79
5
沈家煊.
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
.当代语言学,1994(1):12-20.
被引量:176
6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50
7
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J].中国语文,1993,(5):321-331.
8
陆俭明.1980《“还”和“更”》,《语言学论丛》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9
陆俭明,马真.1999《关于表重复的副词“又”“再”“还”》,《现代汉语虚词散论》,语文出版社
10
吴葆堂.1991《现代汉语语法探索》,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共引文献
374
1
王林哲.
“这/那家伙”的词汇化及话语标记功能[J]
.东方语言学,2021(1):87-102.
2
文桂芳,李小军.
“更”的连词功能来源探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12-227.
3
贾泽林.
相对量级和绝对量级——量级义“还”字句与“都”字句的差异[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85-98.
被引量:2
4
黄钰珊,郝瑜鑫.
否定副词“不”和“没”对立性的多维考察[J]
.世界华文教学,2023(1):264-276.
5
肖雅思,曹丽双,王柏秋.
现代汉语语法辖域研究综述[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1):73-75.
6
陈禹.
事态性否定的分化——以“并不X”“又不X”的构式竞争为例[J]
.外国语,2021,44(2):2-10.
被引量:5
7
温宝莹,张露雨.
“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J]
.南开语言学刊,2019(1):23-32.
8
闫敏.
河南林州方言中几个特色的程度副词[J]
.汉字文化,2019,0(24):3-4.
9
贾泽林.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21(2):50-58.
被引量:5
10
张佳慧,吴长安.
程度副词"全"及其规约化语义特征[J]
.励耘语言学刊,2020(2):170-181.
同被引文献
454
1
陈振宇.
强化语力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触发功能——以疑问和祈使为例[J]
.东方语言学,2021(1):1-24.
被引量:2
2
宗守云,滕祖爱.
张家口晋语责怨构式“X也是VP”[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28-238.
被引量:1
3
贾泽林.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21(2):50-58.
被引量:5
4
刘丹青.
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02(5):411-422.
被引量:243
5
徐烈炯.
汉语是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吗?[J]
.中国语文,2002(5):400-410.
被引量:69
6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38
7
李杰.
“X比Y还W”格式的夸张功能[J]
.修辞学习,2001(4):34-35.
被引量:11
8
沈红丹.
含有“还”的比字句的语用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7-29.
被引量:6
9
杨永龙.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
.语言科学,2003,2(1):29-38.
被引量:44
10
张谊生.
“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兼论现代汉语“副+是”的表达功用和分布范围[J]
.语言科学,2003,2(3):34-49.
被引量:62
引证文献
56
1
张文贤.
自然口语对话中的降级评价——以“还好”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3(1):23-39.
被引量:1
2
贾泽林.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21(2):50-58.
被引量:5
3
王灿龙.
说“VP 之前”与“没(有)VP 之前”[J]
.中国语文,2004(5):430-439.
被引量:31
4
郎晓秋.
“再”与“还”的对比分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7):102-104.
被引量:1
5
陈鸿瑶,吴长安.
“也”字独用语篇衔接功能的视角化阐释[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02-206.
被引量:5
6
武果.
副词“还”的主观性用法[J]
.世界汉语教学,2009,23(3):322-333.
被引量:66
7
张全生.
焦点副词的连用和一句一焦点原则[J]
.汉语学报,2010(2):69-81.
被引量:6
8
吴颖.
“还是”的多义性与习得难度[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4):41-48.
被引量:4
9
谢白羽.
“还”的主观性及其句法实现[J]
.汉语学习,2011(3):65-70.
被引量:17
10
高顺全.
多义副词“还”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2):39-45.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54
1
李娟.
副词也关情——浅析副词的情感表达作用[J]
.作家天地,2019,0(19):79-79.
2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3
白新杰.
话语标记“早知道”的反事实与反预期——兼论普通话“早知道+S”的反事实虚拟句[J]
.语言与翻译,2021(1):44-49.
被引量:2
4
张文贤.
自然口语对话中的降级评价——以“还好”为例[J]
.语言学研究,2023(1):23-39.
被引量:1
5
董秀芳.
具有反预期功能的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来源[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01-113.
被引量:1
6
干薇,陈振宇.
再论“险些、差(一)点”等仅差语的否定式[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21-52.
7
宗守云.
积极反叙实动词与消极反叙实动词——以“当”为例[J]
.世界汉语教学,2021,35(3):323-334.
被引量:6
8
王英远.
广西合浦粤方言程度副词比较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42-47.
9
龚赞菲.
基于HSK语料库“还是”的偏误研究[J]
.汉字文化,2022(22):7-9.
10
贾泽林.
副词“还”量级义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21(2):50-58.
被引量:5
1
周孟战,张永发.
论影响格式“副+—+V”自足性的原因及其对副词的选择[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2(6):75-78.
2
郑立华.
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1):97-100.
被引量:25
3
孟俊一.
英语语言中语境变体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9):93-97.
4
白珊珊.
时间上“前”与“后”的认知语言学理据[J]
.考试周刊,2009(36):40-41.
5
葛志宏.
东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01-104.
被引量:15
6
程绍驹.
论语言变体和语用失误之间的互相影响[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5):101-104.
被引量:1
7
徐蔚.
汉语史研究中的时空结合原则[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2):43-45.
8
杨德峰.
“时间顺序原则”与“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句式[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3):56-65.
被引量:18
9
邹立志,周琳,程莉维.
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以“上、下”两组趋向动词为例[J]
.世界汉语教学,2010,24(3):423-431.
被引量:8
10
聂莉娜.
词义的语境变体[J]
.广西社会科学,2003(6):109-111.
被引量:3
世界汉语教学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