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5,共8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7
-
1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6):1-4. 被引量:6
-
2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5):1-5. 被引量:12
-
3玉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4):4-8. 被引量:15
-
4于根元.二十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117-124. 被引量:8
-
5蒋绍愚.训诂学与语法学[J].古汉语研究,1997(3):20-24. 被引量:13
-
6冯胜利.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102-105. 被引量:3
-
7[7]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2004年黑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8[13]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高校招生办公室.2004年西南地区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
9[14]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山东、安徽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2004年华东地区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
10许嘉璐.《21世纪—中国应用语言学成熟、腾飞的时代》[J].语言文字应用,2000,(1).
-
1司多巧,徐江.维吾尔语新词构词法解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8(2):35-38. 被引量:4
-
2陈翠玲.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9(8):44-45.
-
3李建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江西教育科研,2005(8):56-57. 被引量:2
-
4廖练迪,罗英祥.海外华文教育的复兴与展望[J].嘉应大学学报,1997,15(1):85-88. 被引量:3
-
5张晓鹏.多模态话语分析:通向语篇习得的捷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101-104. 被引量:1
-
6陈红梅.转变教师角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145-148. 被引量:2
-
7郭亚丽.翻译中的语篇连贯与文化缺省[J].考试周刊,2009(21):214-215. 被引量:1
-
8魏惠琳,闫瑾.社会文化理论框架解析及其对二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30(4):35-36.
-
9朱丽娅.浅谈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J].校园英语,2016,0(2):41-41.
-
10范春媛.论《埤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价值[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12):11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