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大豆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初步分析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8,共3页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
1张水生,吴联盟.从产量稳定性分析探讨大麦西引2号和“82—1”在我省的推广价值[J].湖北农业科学,1989(10):8-10.
-
2高代守,陈若平,尤光熙,林建生.杂交中稻谷优35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4,32(4):43-44.
-
3M. zgen,张海峰.冬小麦品种(系)的产量稳定性[J].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2):26-29. 被引量:1
-
4А.А.Сидоров,李森,李淑珍.在感染根腐病条件下鉴定大麦品种产量稳定性[J].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3):39-39.
-
5俞世蓉.作物的品种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J].作物杂志,1991(1):36-37. 被引量:48
-
6蔡一林,王碧霞.产量稳定性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4):416-417. 被引量:1
-
7余先英.湖北省大麦区试新品种(系)产量稳定性测验[J].湖北农业科学,1989(1):7-10.
-
8李发民.陕单11号产量稳定性和高产潜力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1993,39(1):1-2.
-
9L.J.Wade,张在群,康秀丽.种植密度对不同熟性高粱杂交种的产量和产量稳定性的影响[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1(5):7-11.
-
10杨炎官.宁德地区早稻优质组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1996,14(2):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