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8,共2页
Finance and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7
-
1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37(10):40-46. 被引量:465
-
2[6]夏小军.温州民间"会"的功过[N].经济消息报,2002-05-31.
-
3[3]孟龙.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监管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
4温州市统计局编.2002年温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
5厉以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四大途径[J].经济研究参考,2002,(71).
-
6温州市统计局编.2002年温州统计年鉴[Y].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7).
-
7孙天琦,刘皓.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1(11):43-49. 被引量:15
-
8徐江,刘渝蓉.金融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J].财经科学,2002(3):42-45. 被引量:3
-
9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赴江,浙调研组.江、浙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机构发展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2(86):2-12. 被引量:19
-
10李扬.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J].济南金融,2002(10):7-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7
-
1陈婷.温州组建民营银行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14-16. 被引量:5
-
2林贵.温州民营银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风险防范[J].温州大学学报,2005,18(2):8-12. 被引量:2
-
3李果仁.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20-24. 被引量:4
-
4林贵.温州组建民营银行势在必行[J].温州大学学报,2003,16(2):7-9.
-
5陈彩娟.发展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探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4(4):58-60. 被引量:2
-
6陈婷.温州组建民营银行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4,23(3):106-108.
-
7李果仁.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十大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4(6):53-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潘意志,曹明华,方鸿.我国民间金融的风险影响分析及其控制对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6):540-543. 被引量:4
-
2叶陈凤.浅析温州新建民营银行的优势[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1):52-53.
-
3王健康.新西兰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7(08B):62-68.
-
4倪舰.民间金融风险与控制[J].中国国情国力,2009(10):25-27. 被引量:4
-
5张亚明,王书可,刘海鸥.温州金融生态体系制度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10,26(4):128-132. 被引量:2
-
6刘久彪,杨晓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7):55-59. 被引量:18
-
7赵娜.关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之融资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3(16):80-81. 被引量:4
-
8杨丛丛.民营银行安全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6):250-250.
-
9乌兰托娅.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金融,2015(9):53-55.
-
10马一,李海波.民国私营银行经营风险及其外部规制考——兼谈对我国当下民营银行的启示[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6(1):16-25.
-
1任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研究[J].商,2015,0(30):176-176.
-
2朱梦子.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探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30(2):23-26.
-
3刘晨阳.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因素探究[J].商情,2013(45):47-47.
-
4王慧,陆洋.我国房价上涨的影响因素探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277-278.
-
5杨海耀.我国公司债、企业债票面利率的决定因素探究[J].商业时代,2013(18):71-73. 被引量:3
-
6黄立新.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探究[J].税务研究,2013(5):59-62. 被引量:9
-
7侯殿中.保险市场发展问题浅析[J].华北金融,2011(12):78-78.
-
8董睿.积极谨慎放开民营银行[J].市场周刊,2005,18(5):35-36. 被引量:2
-
9马永伟.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保险研究,1997(4):2-4.
-
10余海斌,樊丽明.我国税收收入质量影响因素探究[J].税务研究,2015(12):29-33.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