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创新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3期283-284,289,共3页
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5
-
1黄健.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专家谈(上)[J].中医杂志,2000,41(9):561-564. 被引量:7
-
2黄健.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专家谈(下)[J].中医杂志,2000,41(10):626-629. 被引量:6
-
3王阶.21世纪中医药学发展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5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汇编[C].北京,2000,1
-
4唐旭东.中医临床研究要重视方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54次青年家论坛汇编[C].北京,2000,6
-
5杨宇飞.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策略--若干临床关键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5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汇编[C].北京,2000,98
共引文献8
-
1刘鲁明.新世纪中医药学科发展与创新[J].科技通报,2000,16(z1):111-116. 被引量:1
-
2宫海民,段文卓,金光香.蜂贝化瘀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FasL基因表达和T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42-44. 被引量:1
-
3宫海民,段文卓,王术云,金光香,黄旭东.蜂贝化瘀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20-221. 被引量:3
-
4王巍,戴俭宇.舌诊、脉诊在中医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3,28(6):1281-1282. 被引量:2
-
5胡占盈,栗振华.舌诊的临床研究与思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3):145-147. 被引量:4
-
6李娜,赵秀丽,武旭,赵新培.我国内地中医药研究综述文献析略[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3,16(1):25-27. 被引量:1
-
7刘鲁明.中西医结合临床理论的建立与发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244-246. 被引量:3
-
8程相岭,王兴明,李志亮.以中药调节免疫功能治疗无症状HBV携带者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1):62-64. 被引量:2
-
1张永树.承门针灸学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论跨世纪针灸人才的培养[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4-5. 被引量:2
-
2彭珮云.培养跨世纪中医药人才[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5,5(4):3-4. 被引量:1
-
3王淑风,王保全,陶利,张中湖.培养跨世纪中医药人才应正确处理好七个关系[J].药学实践杂志,1997,15(5):318-319.
-
4黄燃浩,常淑枫,肖照岑.《温病条辨》和《伤寒杂病论》化瘀法比较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2):7-8. 被引量:1
-
5施奠邦,朱步先.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1):4-5.
-
6颜新.理论完善 临床尚实——宋代脏腑理论的新发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26(10):39-42. 被引量:1
-
7余三红,黄惠芬,易钊旭,龚友兰.浅论中医药信息学[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1):5-6.
-
8陈群,修宗昌,武哲丽.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创新[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26-1527. 被引量:3
-
9冯磊.中医药学科发展研究项目启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6):561-561.
-
10国家需求引领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