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劳动合同主体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范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法律建设的需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合同的主体占广义劳动者的比例太小,与现代劳动立法的趋势也不符合。因此建议,我国的劳动合同立法应站在整个国家人力资源利用的角度,将其主体范围延伸到除国家公务员之外的所有劳动者。
作者
洪秀丽
吴文珍
机构地区
宜春学院经法学院
出处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Journal of Lingling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主体范围
劳动者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
劳动法
中国
立法
分类号
D922.5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董保华.
劳动合同的再认识[J]
.法学,2000(5):44-47.
被引量:10
2
夏秿智.劳动合同制问答[M].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P36—38.
3
《信息日报》,2001-2-27.P16.
4
李莉.
论我国劳动合同的主体[J]
.人民司法,1999,0(6):43-45.
被引量:2
5
《法制文萃报》,2000年7月6日头版.
6
娄梅.
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新特点[J]
.法学杂志,1998,19(4):23-23.
被引量:1
7
徐中起,邵芬.
乡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思考[J]
.思想战线,1997,23(4):66-7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台湾正大印书馆,1978年版.第8页.
2
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共引文献
13
1
黄良军.
论劳动合同主体的立法完善[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4):38-42.
2
谢冬慧.
劳动合同书面订立之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39-40.
3
冯彦君.
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
.当代法学,2006,20(5):71-77.
被引量:20
4
李英兰.
论解除劳动关系理由的证明责任——从《劳动合同法》第38条谈起[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27-30.
5
冯彦君,王天玉,孙冰心.
社会公正和谐的六十年求索——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发展轨迹[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1-8.
被引量:3
6
马强.
配偶权研究[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0(8):28-31.
被引量:14
7
关怀,姜俊禄.
2000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法学家,2001(1):72-75.
被引量:1
8
吴章土.
对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思考[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4):33-35.
被引量:1
9
柯振兴.
美国集体合同相关法律问题初探[J]
.工会理论研究,2014(6):37-42.
10
杨佳红,宋宗宇.
劳动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的求异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5):76-8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
1
寿新宝.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保护的法律思考[J]
.西部法学评论,2002(2):25-29.
被引量:2
2
龙陈.
劳动合同中的不作为欺诈及其法律适用浅析[J]
.当代法学,2002,16(1):125-128.
被引量:2
3
彭华彰.
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劳动法的关系定位[J]
.经济与法,2002(2):8-11.
被引量:1
4
姚岚秋.
从《工会法》修正案谈我国工会的职业化[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1):12-13.
被引量:6
5
林嘉.
论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法本质——兼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J]
.法学家,2002(1):116-121.
被引量:39
6
郭文龙.
劳动合同试用期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02(2):86-90.
被引量:20
7
刘琦.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J]
.湖湘论坛,2002,15(1):77-78.
被引量:2
8
董保华.
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6(1):51-54.
被引量:21
9
张开祝.
事实劳动关系探析[J]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16(2):121-125.
被引量:2
10
李明祥.
从挪威调解官制度看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1):97-101.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
1
林嘉,林敏.
2002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69-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姚岚秋.
从《工会法》修正案谈我国工会的职业化[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8(1):12-13.
被引量:6
2
漆婷.
雇佣关系是特定的劳动关系[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205-208.
被引量:4
3
刘敏,张莎.
“包工头”之法律定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59-60.
1
李赫.
劳动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处理[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0):200-201.
2
李耀云.
事业留得春常在——记沁县县委组织部对外联络处的一班老干部[J]
.山西老年,2003,0(4):18-19.
3
高凌霄.
劳动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处理[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97-98.
4
慕明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社会意义[J]
.印刷世界,2008(2):64-66.
5
陈俊.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J]
.魅力中国,2011(8):114-114.
6
周士跃,李爱东,刘立新.
绩效网络化管理:激发企业活力的生动实践[J]
.政工研究动态,2009(5):28-30.
被引量:1
7
顾明.
签订劳动合同五注意[J]
.农村新技术,2004(2):62-63.
8
王立明.
浅析我国劳动合同主体立法的完善[J]
.青海社会科学,2005(2):112-115.
9
申天恩.
劳动合同主体适格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2-63.
10
双星.
下岗协议主体应与劳动合同主体相同[J]
.劳动保障通讯,2000(3):37-37.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