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间产业转移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以家用电器业为例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家电业发展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性质决定了企业行为的激励结构 ,这是家电企业技术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其结果是企业竞争手段的单一和市场结构的分散化。国际间产业转移视角的研究有益于我们对我国家电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进行更为逻辑一致的分析。
作者
贺俊
毛科君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6,共6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企业行为
市场结构
中国
家电业
产业组织
规模经济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6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1
大原盛树,林泓.
中国企业分工关系的风险管理与发展促进机制──摩托车、家电产业的中日比较研究[J]
.战略与管理,1999(3):19-26.
被引量:3
2
郭克莎,贺俊.
产业组织经济学前沿述要[J]
.经济学动态,2001(3):48-51.
被引量:5
3
贺俊.
论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
.经济评论,2001(5):106-109.
被引量:6
4
隆国强.
国际贸易影响我国电冰箱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1997,13(3):110-119.
被引量:4
5
张维迎,马捷.
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J]
.经济研究,1999,34(6):11-20.
被引量:280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3
2
江小涓,管理世界,1996年,1期
3
钱纳里 H,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95年
4
赫尔普曼 埃尔赫南,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93年
5
斯密 亚当,国富论,1981年
6
C.Fershtman & A.Pakes,"A Dynamic Oligopoly with Collusion and Price War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1999.
7
Ph. Barla, "Firm size inequality and market pow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No. 5.
8
L-H Roller & Robin Sickles."Capacity and product market cometl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No. 6.
9
J. Sutton . "Technology and market strictur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6, page 511 - 30 "One smart agent,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7, page605 - 28.
10
George Symeonids."Price and non-price competition with 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2000,No.1.
共引文献
286
1
张红霞,卢超,王鼎.
排污权交易政策、寻租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中国不同所有制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0(3):119-142.
2
郭彦男,李昊楠.
国有资本收益、利润转移与国企利润[J]
.财经研究,2020,0(2):96-110.
被引量:24
3
徐世江.
经济转轨期国有企业退出的效率命题略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
4
杨淑伶,张秀昇.
机票价格市场化的博弈分析[J]
.商业研究,2002(23):10-13.
5
庄培章.
对企业价格竞争策略的思考[J]
.三明学院学报,2002,20(3):58-64.
被引量:1
6
张凤海,春名章二.
关于国有经济合理比重的理论分析——对数量竞争的考察[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2):49-61.
7
时磊.
资本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微观企业的证据[J]
.财贸研究,2013,24(5):1-8.
被引量:20
8
刘新华.
西部大开发中的股份制银行发展初探[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4):47-51.
9
杨冬平,冷雄辉.
利率市场化、产权与道德风险[J]
.市场论坛,2004(4):41-42.
被引量:1
10
刘军.
从一国一税制谈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J]
.国际经济评论,2004(4):18-2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4
1
阿米泰·埃兹厄尼,张君一.
“再工业化”的由来[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0,2(10):1-2.
被引量:2
2
徐佳宾,赵进.
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变迁[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9):48-53.
被引量:9
3
钱书法.
产业组织演进的理论依据与经验检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126-131.
被引量:8
4
张弛.
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与母国的“产业空心化”[J]
.世界经济文汇,1993(5):42-46.
被引量:13
5
谢巧玲,夏洪胜.
我国家电业OEM生产方式的发展之路[J]
.经济师,2003(3):40-40.
被引量:7
6
潘未名.
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1994(12):14-18.
被引量:17
7
郑兴明.
对福建省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机制的探讨——从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得到的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3):6-7.
被引量:2
8
乔榛.
马克思分工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范式[J]
.经济学家,2005(3):36-42.
被引量:13
9
胡立君,石军伟,傅太平.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互动关系的实现机理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5):50-57.
被引量:27
10
刘垚.
第X方物流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分析[J]
.物流技术,2005,24(10):32-3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刘菁,任曙明.
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演变机制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05,19(10):16-18.
被引量:3
2
周伟.
钻石理论视角下我国家电业的国际化[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26(1):65-70.
被引量:3
3
刘卫华.
分工的动力机制与产业组织演进[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44-148.
被引量:1
4
罗晓琴,独娟,熊陈楚.
浅谈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商业,2008(33):104-104.
被引量:1
5
国际[J]
.企业家天地,2010(1):13-13.
6
魏晓洁,石碧华.
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11(2):193-195.
被引量:8
7
蒋凯,杨开忠.
多重视角下的产业转移文献述评[J]
.开发研究,2011(3):34-37.
被引量:2
8
田原.
市场拓展、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J]
.现代管理科学,2015,3(2):88-90.
被引量:1
9
周明华.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08,0(12):19-20.
被引量:4
10
周明华.
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0,0(5):3-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陈刚,刘珊珊.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
.当代财经,2006(10):91-96.
被引量:121
2
熊健,陈骏.
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发展思考[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8(10):4-6.
3
杨先明,袁帆.
为什么FDI没有西进——从产业层面分析[J]
.经济学家,2009(3):52-61.
被引量:10
4
程军.
谈如何提高中小型家电企业的竞争力[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58-59.
被引量:1
5
贾广森.
产业转移政策研究述评[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64-166.
被引量:2
6
白孝忠.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承接的路径选择[J]
.商业经济,2009(21):62-63.
被引量:2
7
张建斌.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规制问题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1):92-96.
被引量:6
8
杨敏,安增军.
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原理及方法研究[J]
.东南学术,2012(4):84-91.
被引量:5
9
王志远.
我国产业转移路径实现的博弈分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8):48-51.
10
盖琦琪.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6-77.
被引量:1
1
徐源.
中国家电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八大差距[J]
.现代家电,2002(1):25-26.
2
家电业的技术黄金时代[J]
.家用电器科技,2000(1):11-12.
3
黄伟君.
台湾家用电器业[J]
.电子外贸,1992(11):11-13.
4
赵沛楠.
房地产业链“环环紧扣”[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9(1):70-71.
5
贾利,韩孟.
中国家用电器生产流通现状与战略选择[J]
.财贸经济,2002,23(1):69-71.
被引量:2
6
周晓娟,景志英.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结构分析[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4):43-44.
7
高文欢.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视角下“农民上楼”现象探析[J]
.商,2013(19):235-235.
8
程敏.
中国家用电器业的物流革命[J]
.对外经贸实务,2001(6):14-15.
9
跨国公司在中国两个行业中惨败[J]
.河北企业,2004(11):41-42.
10
贺俊,毛科君.
市场开放、组织变迁与产业绩效——以中国家用电器业的发展为例[J]
.经济评论,2002(6):101-105.
被引量:3
经济纵横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