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8,共7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参考文献3
-
1Credit: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icing, Hedging and Risk Management, p2 -p6, Angelo Arvanitis and Jon Gregory, Risk Waters Group Ltd, 2001
-
2《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金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John B.Caouettee,Edward I.Altman Paul Narayanan,石晓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3《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Anthony Saunders,刘宇飞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同被引文献275
-
1南玉范.浅述客户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43-45. 被引量:4
-
2武冠蓉.试论SA8000与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师,2007(10). 被引量:3
-
3刘嫦娥.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视角[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3):30-33. 被引量:8
-
4纪培玲,路军.基于人才资源需求的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S1):57-61. 被引量:45
-
5马林.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探索——以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系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S1):147-149. 被引量:2
-
6吴巧红.从供需错位看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4,19(S1):22-25. 被引量:74
-
7李锐.关于服务过程质量管理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1,16(1):27-30. 被引量:37
-
8刘伟.跨国公司在华转让定价税收规制的最优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9(2):3-5. 被引量:5
-
9徐扬,戴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与策略选择[J].科技资讯,2007,5(6). 被引量:9
-
10高克军.论企业的激励机制[J].科技风,2009(1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6
-
1王妙英.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成因与防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3(1):53-56. 被引量:2
-
2王于栋.工程化思维下的信用风险度量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25(2):36-40.
-
3童文俊.论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J].海南金融,2004(12):11-14. 被引量:2
-
4谭春枝,陈超惠.信用衍生工具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改革与战略,2004,20(12):71-73. 被引量:2
-
5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课题组.中外资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05(2):51-54. 被引量:6
-
6谭春枝.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J].证券市场导报,2005(3):32-36. 被引量:7
-
7曲智超.信息不对称下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J].财经科学,2005(4):36-40. 被引量:5
-
8王雪青,王卉.BOT项目中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5,24(2):57-62. 被引量:1
-
9李树林.管理本土化三个理论问题[J].管理观察,2006(10):1-1. 被引量:2
-
10徐凌,高玉强,黄建新.论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J].中国西部科技,2006,5(19):64-66.
二级引证文献64
-
1贺伟,丁雷.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21(S2):136-137.
-
2陆钰.加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管理的若干思考[J].消费导刊,2009,0(2):77-78. 被引量:1
-
3谭德俊,梁凌.期权理论在商业银行预期违约率测量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数学,2005,22(1):108-110. 被引量:3
-
4周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控制[J].中国商界,2009(4):10-11. 被引量:1
-
5谭春枝,黄建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J].金融与经济,2005(10):13-15. 被引量:7
-
6阳勇.建立激励相容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12):40-42. 被引量:1
-
7易云辉,尹波.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信用风险的实例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4):44-47. 被引量:6
-
8王金矿,王雪剑.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系统的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53-55.
-
9王宗军,安娜,李菁.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6(2):161-163. 被引量:1
-
10刘雪梅.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新趋势及我国的借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58-61. 被引量:4
-
1廖晓语.保障风险资本顺利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0(5):68-68.
-
2山东省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直接融资的发展对工商银行存款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论坛,1999,4(12):29-36. 被引量:2
-
3骆菲菲.试论信用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发展[J].西安金融,2003(1):31-32. 被引量:1
-
4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1-17. 被引量:181
-
5周晓静.漫谈金融工程[J].征信,1998,25(3):17-19.
-
6成思危.风险投资在我国大有可为[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1999,1(5):20-20.
-
7王志华.金融科学的工程化——金融工程[J].投资研究,1998(8):48-49.
-
8齐梅,赵红梅.试论发展我国金融工程的必要性及途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3):14-16. 被引量:1
-
9张兰波.银行资本管理工程化的逻辑框架与实施策略[J].金融论坛,2006,11(10):22-27.
-
10万丈高楼平地起——发展风险投资需要具备的五大基本条件[J].中国科技信息,1999(12):3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