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自杀的研究(二) 中国自杀率研究
被引量:36
出处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参考文献25
-
1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刘连忠.湖南省城乡部分老年人口自杀流行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21-124. 被引量:40
-
2朱丽萍,梅家模,赵军,吉路,张鹏,廖海江.江西省1997和1998年意外伤害死亡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1999,6(6):439-440. 被引量:4
-
3姚文丽,王彦玲,姚常瑶.牡丹江市1994~1998年居民意外死亡调查报告[J]疾病监测,1999(11).
-
4秦文斌.苏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状况趋势与对策[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309-310. 被引量:10
-
5李照荣,韩红梅.合肥市1988~1997年城区居民意外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23-224. 被引量:4
-
6时育荣,刘源泉.钟祥市1219例意外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27-228. 被引量:2
-
7张敬悬,唐济生,翁正,柴新生.山东省自杀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48-249. 被引量:24
-
8李茂,莫任芳,罗同福,王奇亮.长沙市城区居民1987~1996年意外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1999,6(2):110-111. 被引量:2
-
9邱晖,胡国善,曹艳清.武汉市1988~1997年居民病伤死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9,16(2):104-106. 被引量:17
-
10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许韶君,郑迎军,夏俊瑞.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61
-
1陆泳,方少心,杨湘雯,吴玉珍.广州市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问题(附207例报告)[J].上海精神医学,1993,5(4):241-242. 被引量:2
-
2林中珉.意外死亡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1993,9(11):488-491. 被引量:11
-
3范琇花,张湖.自杀者心理行为特征分析与高危因素预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71-171. 被引量:5
-
4潘万飞.272例自杀案件的统计分析[J].法医学杂志,1993,9(2):89-90. 被引量:2
-
5胡经锄.杭州市居民自杀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89,6(6):25-26. 被引量:1
-
6俞凤,韦俊荣,孙玉东.青年人自杀行为的中西方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5(2):94-96. 被引量:6
-
7杨智聪,周秀珍.1983~1994年广州市区人群潜在生命、工作和价值年数损失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4):208-212. 被引量:40
-
8戴红勤.城市人口意外死亡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4):27-27. 被引量:6
-
9唐明亮,张亮才,张建彬.仪征市1987~1994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1996,13(5):60-61. 被引量:2
-
10张承业,郝凤贤,吕桦,赵小燕,杜东风,鲁晓虹.合肥市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2):117-11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598
-
1何兆雄.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J].学术论坛,2008,31(2):159-164. 被引量:8
-
2罗仕柳,汤建生.住院病例伤害类型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6(z1):57-58. 被引量:1
-
3叶专.1997~2001年海口市直属企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2,2(S1):76-77. 被引量:1
-
4秦玉君,姜桦,李广玉,陈远银.2004年烟台市城乡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33-37. 被引量:2
-
5邵永强,钱合笑,林东,张孝和,陈祎,张娜,谢海斌,赵东设.温州市2003-2007年居民自杀死亡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21-22. 被引量:3
-
6白小薇.人格特征及家庭功能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125-128. 被引量:12
-
7谢淑兰.我院10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9,16(2):191-192. 被引量:5
-
8冯素琼.大学生自杀事件原因分析及自杀干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21-23. 被引量:4
-
9何丽芳,张丽华,陈雷英.2007~2011年合肥市高新区死亡数据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2,10(4):231-232.
-
10古羽舟,马文军,徐浩峰,宋秀玲,许燕君,吴为,陈思秇.广东省连平县中小学教师溺水认知和学校干预调查分析[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3,2(1):11-15.
同被引文献276
-
1张道中.试论当前改革中我国居民的社会心理压力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4):30-32. 被引量:1
-
2金盛华,徐文艳,金永宏.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社会心理医学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19(3):47-52. 被引量:34
-
3郑日昌.自杀的心理因素及预防[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6):267-271. 被引量:7
-
4金盛华.青少年自杀意向预测研究[J].青年研究,1996(5):40-45. 被引量:6
-
5韦春莉.急诊自杀病人的就诊特点及抢救护理[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2):271-272. 被引量:2
-
6朱宇清,李刚,张国强,张宏波,柴枝楠,邸泽清.急诊科124例自杀患者特征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8(3):155-157. 被引量:4
-
7冯冬梅,甘露春,刘金英.综合性医院联络精神会诊291例分析[J].现代医院,2004,4(8):36-37. 被引量:29
-
8张晓玲,沈丽琴,董勇,李云.中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971-973. 被引量:25
-
9罗桂新.曲阜市1999-2003年农村居民自杀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2004,19(8):308-309. 被引量:3
-
10一苇.“世界预防自杀日”宣传活动拉开序幕[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950-95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6
-
1张涛,曹守东,王用金,王青.北京煤炭总医院急诊科服药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 被引量:1
-
2王闪,颜然然.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知识经济,2008(7):174-175. 被引量:2
-
3易天军,刘继强,孙翼,张贵金,袁勇贵.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33-134. 被引量:7
-
4刘旭东.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下降[J].科学.经济.社会,2004,22(3):47-51.
-
5胡冬梅,姜潮,刘启贵,孙月吉,贾树华,周莉,张杰.农村自杀者心理解剖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131-133. 被引量:8
-
6许毅,胡少华.精神卫生: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8-228. 被引量:12
-
7唐勇,周亮,肖水源,徐慧兰.浏阳市乡村医务人员自杀、中毒急救与精神病学知识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4):235-237.
-
8张晓莉,代中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3年间自杀病例特征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10):1131-1131. 被引量:2
-
9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60(6):883-893. 被引量:86
-
10唐广宁,梁彦平,何光辉,展群岭.综合医院600例急性中毒住院病人统计分析[J].新疆医学,2006,36(1):63-6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59
-
1姚志英,魏艳欣,汪心婷,张杰,贾存显.农村居民自杀行为暴露与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0(1):86-92. 被引量:1
-
2刘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6):302-302. 被引量:1
-
3张以祥,朱加宏,严开斌,许金锋,刘卫东,吴良文,薛同明,叶隆昌.1997~2006年淮安市抽样人口损伤与中毒死因监测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29-31. 被引量:3
-
4李明兰.急性中毒患者433例中毒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2):1095-1096. 被引量:4
-
5裴瑞莲,肖艳玲,宋研.综合医院急诊科服毒自杀病例调查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75-76.
-
6侯璟琳,秦晓霞,李海燕,陈伟,谭善勇,贾晓菊,魏胜男.综合医院接诊的自杀未遂者有无自杀意念特征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5):639-644. 被引量:2
-
7周颖,武慧硕,栾金昶,徐继伟.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381-384. 被引量:2
-
8陆杰华,李月.2012~2013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人口与经济,2014(3):31-41. 被引量:3
-
9周紫婷.员工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35(6):947-950. 被引量:1
-
10王慧慧.近十年来国内居民幸福感研究要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80-85. 被引量:4
-
1黄行土,许根玉,林以存.农村自杀死亡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9(4):244-246. 被引量:1
-
2何乐.中国自杀率高涨[J].中国市场,2009(7):72-72.
-
3何兆雄.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J].学术论坛,2008,31(2):159-164. 被引量:8
-
4席跃斌.罪犯自伤行为分析及心理干预[J].现代世界警察,2016,0(1):88-89.
-
5李守兵.自杀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状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9,16(4):163-167.
-
6李锐,杜培良,庞志刚.黑龙江省1992年自杀死亡率抽样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197-198.
-
7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20-31. 被引量:50
-
8中国自杀率快速下降世界罕见[J].记者观察(下),2011(6):34-34.
-
9刘少蕾.关于青年自杀研究的几个问题[J].青年探索,1996(6):24-28. 被引量:2
-
10罗小年,王高华,王筱萍,臧德馨.我国自杀行为现状的几个问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4,9(3):162-16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