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善的教育评价
被引量:5
An Appeal for Developing Criteria for Education for the Good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0,98,122页.
-
2张孝文:《"教育产业化"的思考》,载《光明日报》,1999年9月22日.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学会生存》,第29页
-
4《学会生存》总序
-
5[美]伊凡·伊利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
6陆海林,程代熙编选.《异化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
7胡婷.中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7(3):16-20. 被引量:12
-
8李海林.教育的异化与教育的美化[J].云梦学刊,1998,19(3):30-3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28
-
1徐廷福.教育的道德性提升与教师使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11-13. 被引量:3
-
2何华青.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32-134. 被引量:1
-
3徐金海.对建构主义观照下学生评价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36-138. 被引量:3
-
4孙茂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2):50-51. 被引量:2
-
5曲莉,沈姝,沈胜娟.医学院校“学习异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26-27. 被引量:3
-
6李军.从人的异化看教育的应然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10-12.
-
7李军.从科学时代教育和人的异化看教育的应然选择[J].成人教育,2008,28(9):9-11.
-
8刘云林.教育善的实现:基于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13-16. 被引量:7
-
9刘利平.回归人性向善的教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117-120. 被引量:4
-
10糜海波.教育伦理实践效益的反思与优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0):8-1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4
-
1柳德玉.多元智力理论对评价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5):40-41. 被引量:11
-
2邱泉.简论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更新[J].体育与科学,2003,24(1):79-80. 被引量:27
-
3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4):45-50. 被引量:89
-
4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
-
5梁爱民,高虹.多元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估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7,28(4):68-71. 被引量:40
-
6胡忠仁.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1):42-46. 被引量:26
-
7钱焕琦.教育就是善的吗?——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1(2):33-34. 被引量:11
-
8孙彩平.教育道德与道德阈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1):56-59. 被引量:17
-
9顾明远.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10-11. 被引量:15
-
10吴遵民.终身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动向——兼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4):79-8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6
-
1白海军.高校篮球选项课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5):229-230.
-
2王崇喜,史友宽.“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中球类运动技能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8):75-78. 被引量:9
-
3沈慧.浅析教育德性的实现与追求[J].文教资料,2009(31):130-133.
-
4彭彬.高校乒乓球课学习评价中的定量与定性评价[J].科技信息,2010(34). 被引量:3
-
5谢冬兴.高校乒乓球课教学目标与学习评价矛盾之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26-127. 被引量:2
-
6宋春艳.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几种方法[J].沧桑,2008,0(6):219-220.
-
7林钦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构建——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6):149-152. 被引量:3
-
8林钦松.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型构建——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2):237-239. 被引量:6
-
9丁越兰,骆娜.师范类和管理类教师期望胜任特征差异性比较研究——基于人才培养目标[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B):165-167.
-
10张万敏,王大勇.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中旬),2012(11):39-39. 被引量:1
-
1刘海姣.谈测验与教育合为一体[J].祖国(教育版),2014(3):470-470.
-
2段拥军.教学成效的考核和评估[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0(11):285-285.
-
3朱高峰.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1(1):11-11. 被引量:1
-
4白秀波,刘淼.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学生版),2002(1):22-23. 被引量:6
-
5康丽军.面向市场需求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3):279-279.
-
6王霞.网络时代有效学习研究[J].青春岁月,2014,0(9):83-83.
-
7李志国,杨小微.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行动者能否成为研究者[J].中国教育学刊,2001(6):54-56.
-
8赵庆志,韩翠萍.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4,0(23):10-11. 被引量:1
-
9白赞成.新世纪的思考——21世纪我们怎么教[J].煤炭高等教育,2001,19(3):94-94.
-
10邓学易,章国平.试论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61-6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