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王勃和《楚辞》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王勃前期受儒家传统诗教观影响,对屈原的认识有偏颇。个人的不幸遭遇,使王勃对屈原有了新的认识。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扩大了王勃作品情感表现的内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浪漫风格是屈原和王勃作品的共同特点。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王勃也受到了屈原的影响。
作者
姚圣良
机构地区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王勃
《楚辞》
屈原
自我意识
浪漫主义
艺术风格
比兴手法
文学影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1]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5]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共引文献
218
1
苏利国.
江山同助 情韵有别——试比较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意蕴[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7-58.
被引量:1
2
卢盛江.
空海入唐与《文镜秘府论》的编撰[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60-63.
被引量:2
3
李大明.
《琴歌》校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29-134.
被引量:3
4
李向东.
鲍照赋与魏晋赋[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99-103.
被引量:2
5
耿元骊.
唐代家庭中的夫妻关系[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6):65-68.
被引量:1
6
王厚香.
析唐代民族“混血”现象[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5):72-75.
7
万军杰.
赵及《因话录》若干问题考察[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33-36.
8
朱岩.
郑玄《尚书》训诂的谶纬化[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11-114.
被引量:1
9
赵豪迈.
唐代公文处理制度考略[J]
.唐都学刊,2002,18(4):15-18.
被引量:2
10
许正文.
从汉州唐道的设置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J]
.唐都学刊,2001,17(3):19-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白承锡.
王勃赋之探讨[J]
.社会科学战线,1995(2):207-214.
被引量:1
2
汀子.
赋中有画——王勃赋的艺术特色[J]
.语文月刊,1998,0(7):41-42.
被引量:1
3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5
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
蒋清翊.王子安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
韦蝶青.
王勃赋刍议[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2):56-57.
被引量:1
8
孙淑芳.
论鲁迅小说中色彩语码的隐喻内涵[J]
.鲁迅研究月刊,2014(9):29-38.
被引量:7
9
孟修祥.
论初唐四杰对楚辞的接受与变异[J]
.云梦学刊,2002,23(5):5-8.
被引量:1
10
曾若凡.
李清照词中的颜色词对比分析[J]
.科学咨询,2019,0(39):26-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李海燕.
王勃与魏晋风度[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89-92.
2
张金.
论王勃对屈原的批判与继承[J]
.镇江高专学报,2022,35(1):46-48.
3
陈心荷.
王勃赋中的颜色词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6):5-7.
1
阮忠.
屈赋的宗教意识与浪漫风格[J]
.荆州师专学报,1989(4):79-84.
2
解少华.
《楚辞》“发愤抒情”说漫谈[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5):105-106.
3
张俊丽.
《天问》中的熊形象及屈原美学观[J]
.青年文学家,2014,0(6X):54-55.
4
姚圣良.
李贺诗情源于骚[J]
.固原师专学报,2005,26(2):50-52.
5
郭玉萍.
“发愤”抒情,神通质异——屈原和司马迁“发愤”抒情比较[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3):66-69.
6
姚圣良.
李贺诗情源于骚[J]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1):45-47.
7
张侃,韩高年.
屈骚“发愤抒情”的美学特质及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50-53.
被引量:2
8
孟修祥.
论陈子昂对屈骚的接受[J]
.云梦学刊,2001,22(2):9-12.
9
王辉.
浅析女性服装浪漫风格的运用与演变[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4):102-102.
被引量:1
10
黄云姬.
试论陆游诗歌对李白浪漫风格的接受[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7):75-76.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