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树木图腾与树木崇拜
被引量:20
The Tree Totem and Tree Worship of the chinese nation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136-153,205,共19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6
-
1《中华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
2《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3年北京第1版.
-
3《临安山山区古树名木信仰》,胡月耕著,《中国民间文化》1991年第3集. (下转205页)
-
4《原始信仰与中国古神》,王小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
5《图腾文化故事百则》,沈其新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
6《山海经校注》,袁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同被引文献300
-
1黄玉兰,黄莹,杨月清,邵薪,王世景.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历史变迁——以广西南丹白裤瑶打陀螺为例[J].体育视野,2020(10):17-18. 被引量:1
-
2夏炎.唐代石刻水旱祈祷祝文的反传统表达及其在地方治理中的功用[J].史学月刊,2021(5):60-72. 被引量:10
-
3邱仁富.文化变迁与认同——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文化现状审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04-109. 被引量:11
-
4朱冬.论云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文化蕴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S1):234-238. 被引量:7
-
5杨馥宁,张云华,郑小贤.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5-28. 被引量:14
-
6甄学宁,郑小贤,何露.依托森林公园传播森林文化的机制及其优化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9-32. 被引量:4
-
7黎德化.论我国森林文化的现代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33-36. 被引量:9
-
8邹巅.关于森林文化学构建问题的探讨——兼与苏孝同、胡涌等商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6. 被引量:6
-
9关传友.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森林文化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3-19. 被引量:3
-
10梁小平.略论东北少数民族的树木崇拜[J].黑龙江史志,2011(7):56-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0
-
1辛建华,刘建军,罗松,李建新,冯建昌,许庆标,钱逸凡,李莹,郁国强.菏泽市古树名木分布特点[J].林业建设,2021(3):19-23.
-
2杨逢玉.树木文化属性在《园林树木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4):92-93. 被引量:5
-
3冯广平.植物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通报,2013,58(S1):1-8. 被引量:26
-
4陈旭.从人类生存道德视角透视中国北方萨满神灵文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2):110-114. 被引量:3
-
5朱和双.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性禁忌及其信仰习俗[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1):48-54.
-
6陈小妹,单百灵,王冰冰.谈海南榕树崇拜的生态民俗文化[J].热带林业,2009,37(1):4-6. 被引量:4
-
7张义.近年来国内森林文化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22-126. 被引量:5
-
8包海青.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起源探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7-51. 被引量:2
-
9包海青.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71-74. 被引量:1
-
10赵铮.“柳”与辟邪文化[J].黑河学刊,2012(9):14-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3
-
1孔泓淼,马学良.现代生活方式对微景观文化的影响因素探究[J].包装工程,2022,43(S01):85-88. 被引量:2
-
2巴雅尔晋格乐,包达古拉,包呼格吉乐图.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及其沿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50-55. 被引量:17
-
3梁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林业科技,2012,37(2):60-62. 被引量:3
-
4罗紫茵.民国初期广东赌博和迷信——以《广州民国日报》为考察对象[J].时代经贸,2012,10(12):16-16.
-
5关传友.榕树的栽培史与榕树文化现象[J].古今农业,2013(1):48-60. 被引量:7
-
6花家涛,戴国斌.从角抵到中国式摔跤[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122-126. 被引量:18
-
7赵红刚.漫谈13世纪蒙古族摔跤的起源与发展[J].兰台世界(上旬),2014(1):157-158. 被引量:1
-
8苏凤秀,朱鹏飞,莫丹,冀智清.广西大芦古村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4(10):136-139. 被引量:2
-
9张玺玲,张建国,石晗,庞赞.荞麦的资源文化属性及其在休闲农业开发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2):233-238. 被引量:5
-
10芦笛.自然、宗教和隐喻:汉地佛教文化中的菌类[J].云南社会科学,2016(1):137-145. 被引量:1
-
1蒲文成,完玛冷智.经幡源流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1998(5):92-96. 被引量:3
-
2草原文化生存的根——生态[J].文化学刊,2009(6):120-120.
-
3鹿林.论人的思维方式的演变规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34-37. 被引量:1
-
4孙晓芳,邹锦华.由图腾到象征: 龙凤形象与内涵的演变[J].美术观察,2005(2):101-101. 被引量:1
-
5何长文.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形成的宗教文化基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0):83-87. 被引量:3
-
6高海珑.“鬼门之树”意象解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41-43. 被引量:1
-
7朱海滨.近世韩国洞神与中国江南土地神崇拜的比较[J].历史地理,2010(1):120-137.
-
8赵春肖.青海回族穆斯林斋月文化浅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55-60. 被引量:1
-
9朱炳祥.图腾观念的起源──论“食物致生”“食物致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42-49.
-
10王前.关于“有机整体”的认识误区及其思想根源[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