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共引文献13
-
1王大道.云南青铜文化及其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班清文化的关系[J].考古,1990(6):531-543. 被引量:19
-
2詹七一.云南青铜纹饰中的美学意蕴[J].民族艺术研究,2002,15(5):25-29. 被引量:2
-
3刘莉,杨东亚,陈星灿.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J].考古学报,2006(2):141-178. 被引量:42
-
4周志清.浅析云南元江流域的青铜文化[J].考古与文物,2009(3):33-41. 被引量:3
-
5周万利.战国秦汉时期西南铁农具的传播与分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1):45-50. 被引量:8
-
6申学国.对商周青铜农具使用问题的再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3,30(1):121-124.
-
7林浩,刘玉,舒求.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对云南边疆地区经济治理考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1(5):150-160. 被引量:1
-
8康恒.浅析云南青铜锄和锄范的发现[J].丝绸之路,2019,0(2):70-72.
-
9杨薇,蒋志龙,姚辉芸,陈雪香.云南滇池地区石寨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结构研究——以晋宁河泊所遗址植物遗存分析为例[J].中国农史,2021,40(2):36-47. 被引量:3
-
10李桂芳.南方丝绸之路与秦汉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变迁[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2,32(4):109-115.
同被引文献108
-
1刘彬徽.江汉洞庭地区商周青铜工具与相关问题的探索[J].中原文物,2000(6):32-35. 被引量:2
-
2徐学书.关于滇文化和滇西青铜文化年代的再探讨[J].考古,1999(5):75-84. 被引量:29
-
3张新宁.云南弥渡苴力战国石墓[J].文物,1986(7):25-30. 被引量:22
-
4郑元日.耒阳春秋、战国墓[J].文物,1985(6):1-15. 被引量:9
-
5王克林.殷周使用青铜农具之考察[J].农业考古,1985(1):82-87. 被引量:2
-
6李恭笃.辽宁东部地区青铜文化初探[J].考古,1985(6):550-556. 被引量:5
-
7乌恩.殷至周初的北方青铜器[J].考古学报,1985(2):135-156. 被引量:35
-
8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二)[J].考古,1985(7):654-658. 被引量:7
-
9卢茂村.试谈安徽出土的青铜农具[J].农业考古,1984(1):43-48. 被引量:6
-
10吴学文.江苏六合李岗楠木塘西汉建筑遗迹[J].考古,1978(3):213-21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7
-
1潘天波.汉代滇国漆器:见证“漆”彩云南[J].中国生漆,2013,32(2):1-6.
-
2邢琳.滇文化青铜器动物形象浅析[J].四川文物,2017,0(1):37-46. 被引量:3
-
3潘君喜,敖思.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云南早期文明起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2):107-115. 被引量:4
-
4王丽华.浅析古滇国及其青铜文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5):66-67. 被引量:1
-
5马冲.哀死思远:滇中地区青铜文化中的牛元素刍议[J].创意设计源,2022(4):58-64.
-
6谭人殊,万凡.记忆与遗忘:基于演化论视域下古滇青铜器物造型中的文化融合现象阐释[J].民族艺术研究,2023,36(2):137-147. 被引量:1
-
7陈莉.考古学视野下两汉时期民族文化融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5):1-8. 被引量:1
-
1潘丹丹.试论辽朝“治契丹与诸夷之法”[J].东北史地,2006,0(5):52-54. 被引量:1
-
2王丽霞,何艳杰.从考古资料看商代城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1):127-131. 被引量:3
-
3陆燕君.建筑与瓷器的联姻[J].建筑知识,2008(4):77-81.
-
4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因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4(2):15-44. 被引量:5
-
5石坚平.宗族、图甲、市场与区域社会空间——以历史文献中的“沥滘”释义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3(1):365-373.
-
6潘妍.昭通大关县地名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J].思想战线,2010,36(S1):334-336. 被引量:1
-
7李玉梅,赵江龙,郭晓璇.简述近代长芦盐场工人的生产和生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5):112-114. 被引量:1
-
8吴诗池.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J].农业考古,1990(1):247-259. 被引量:2
-
9何东亮.吴地居民人格特征成因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35-38. 被引量:2
-
10高大伦.四川新石器遗址成批发现的重要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09(S2):170-17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