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7-49,共3页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参考文献8
-
1[美]乔治·J·斯蒂格勒 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三联书店,1998..
-
2[美]杰里夫·阿塔克 罗涛(译).新美国经济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3陈准.日本产业政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
4[日]植草益 锁箭(译).日本的产业组织[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
5朴苗根.韩国的产业政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6[韩]宋丙洛 张胜亿(译).韩国经济的崛起[M].商务印书馆,1994..
-
7孙培均 刘剑源.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8[印]鲁达尔·达特 雷启淮(译).印度经济[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6
-
1马常娥.中韩贸易逆差:状况、原因和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5):45-49. 被引量:15
-
2蔡小于,黎伟.日本企业国际化战略理念及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04(2):138-141. 被引量:3
-
3江勇,王磊.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7(2):69-72. 被引量:5
-
4申俊喜.日本企业下包制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5(10):62-66. 被引量:1
-
5周茂清.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5):4-9. 被引量:3
-
6白让让,施中华.边缘化进入、管制放松及基于可竞争性竞争性的产业成长——以轿车工业为例[J].当代财经,2004(6):87-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
-
1郑亮.刍议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S2):27-29. 被引量:2
-
2张彩江,乔云云.钢铁业上市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与绩效检验[J].财会月刊(下),2012(3):25-27. 被引量:3
-
3吴佐,许千里,聂鹏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与经济贡献度——以光伏产业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15-21. 被引量:5
-
4片峰,栾维新,李丹,杜利楠.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0):70-75. 被引量:8
-
5聂云晓,季康如.基于GIS的中国钢铁企业时空演变格局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4):107-111. 被引量:1
-
6武青,刘向宇,王树义.雾霾下河北省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7):435-436.
-
1鲍克,张仲梁.技术进步和中国消费结构发展[J].科学学研究,1990,8(4):42-53. 被引量:8
-
2李宏强.国外怎样拉动内需[J].政工导刊,2011(2):12-13.
-
3吕拉昌.知识经济下广东区域结构发展的新趋势[J].经济地理,2002,22(6):671-674. 被引量:1
-
4王明.“走出去”更要“走进去”[J].今日中国,2014(7):24-25.
-
5韩静轩,阎虹,苗丽安,赵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数量分析[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2000,14(1):66-69. 被引量:3
-
6徐建英.内蒙古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1):17-19.
-
7陈正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海南特色经济[J].青海经济研究,2000(4):55-57.
-
8赵勇.城镇化:中国经济三元结构发展与转换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1996,31(3):63-68. 被引量:28
-
9夏源.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1993(3):16-21.
-
10谭西漠.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J].工程机械,2010,41(9):6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