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方农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South China Rural Area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3卷,7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
2胡景北.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J].经济研究,1998(3):23-30. 被引量:17
-
3迟福林,王景新,唐涛.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J].中国农村经济,1999(3):4-12. 被引量:52
-
4方恭温.实行土地所有权公有和使用权农民私有[J].改革,1999(2):57-61. 被引量:13
-
5张瑜,钱海滨.试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J].中国土地,1999(9):10-13. 被引量:3
-
6刘传江,宋栋.移民建镇的制度创新[J].管理世界,2000,16(1):209-211. 被引量:1
-
7应瑞瑶,刘营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立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1):50-55. 被引量:11
-
8黄季焜.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一些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0(1):56-61. 被引量:37
-
9王景新.新世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法律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0(4):4-7. 被引量:46
-
10赵斯华,杨罗军.土地行政处罚规定及其适用[J].中国土地,2000(1):37-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3
-
1邱国良,邱新有.村庄政治视野下的农地制度构建考察——江西省仲村土地调整个案的研究[J].农业考古,2006(3):37-42. 被引量:2
-
2张丙乾,朱炎洁,饶静,董强,叶敬忠.典型山区农村集体林地分配机制探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6):30-33. 被引量:2
-
3李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主体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经济,2004(1):25-27. 被引量:5
-
4胡新艳,罗必良,王晓海,吕佳.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份农户调查分析[J].财贸研究,2013,24(5):25-31. 被引量:18
-
5赵明娜.公有制下农民选择行为视角看我国农地产权变动[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3):26-29.
-
6王俊霞.土地承包经营权探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1):54-56.
-
7高志坚.对现代家庭农场制度的探讨——试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J].理论与改革,2002(2):82-85. 被引量:23
-
8常秀清,尉京红.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评价[J].农村经济,2006(5):33-35. 被引量:4
-
9姚俊,杨春平.农村土地产权股份制改革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5):97-100. 被引量:3
-
10罗大钧,魏波.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2):22-2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20
-
1李世平.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考察与借鉴[J].农村金融研究,1999(12):51-53. 被引量:4
-
2尹云松.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1995(6):36-40. 被引量:69
-
3韩曙平.论农地金融制度中的组织设置和风险分担[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61-64. 被引量:8
-
4张笑寒.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及其经验启示[J].农村经济,2007(4):126-129. 被引量:27
-
5田立,雷国平.我国农地金融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商业研究,2007(5):134-137. 被引量:4
-
6肖艳霞.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38-40. 被引量:34
-
7廖洪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与完善[J].管理世界,2007,23(11):63-70. 被引量:32
-
8王利明. 民法[M]. 第四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01.
-
9王选庆,彭小辉.从南宁市凤岭园艺场案看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紧迫性[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47-50. 被引量:5
-
10李日,王选庆.国有农场融资困境与农地金融制度构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5):27-2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杨雪,王永聪.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金融研究述评[J].西南金融,2013(11):59-62. 被引量:6
-
2张红蕾,王玉霞.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现实约束及破解[J].中国经贸导刊,2012(16):43-45. 被引量:1
-
3崔为宁,重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336-337. 被引量:2
-
4赵德起.权利配置、契约完备、政府约束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化发展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33(4):100-112. 被引量:7
-
5舒全峰,汝鹏,王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6):87-94. 被引量:8
-
6王懋雄,杨雪.功能观视角下的农地金融创新与约束:成都案例[J].西南金融,2014(9):42-45. 被引量:1
-
7陈怡.农村产权抵押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房地产,2015(3):20-24. 被引量:1
-
8庞锋.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与金融支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5):20-24. 被引量:1
-
9周婧.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建立[J].华北国土资源,2016(1):76-77.
-
10刘二鹏,董继刚.农地金融制度研究综述[J].金融教育研究,2016,29(2):10-15. 被引量:1
-
1于维军.如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2004(5):8-9.
-
2欧阳峣.大国农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和中国路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20(4):5-11. 被引量:2
-
3农村不能搞股份制[J].福建农业,1996,0(2):3-3.
-
4于洪霞,达林太,乔光华,郑喜喜.奶业现代化趋势下小奶户发展研究——基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小奶户的调研[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6):49-54. 被引量:2
-
5走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综述[J].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2(8):20-22.
-
6黄小英.农地金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14-14. 被引量:1
-
7王雷,苏荣金.浅析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15(2):96-97. 被引量:11
-
8彭建平,李慧.我国农业融资的非均衡性原因分析[J].北方经贸,2005(1):101-102. 被引量:3
-
9朱向红.农业融资 路在何方[J].河南经济,2003,3(9):58-59.
-
10赵长虹,李利平.美国农业融资结构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2):62-63.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