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2-113,共2页
Education Review
参考文献4
-
1张俭.论读者心理需求与图书馆建筑环境[J].图书馆论坛,2005,25(2):90-91. 被引量:9
-
2黄亚男,吴代夫,杨明秀.略论高校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108-110. 被引量:8
-
3王正昱,刘桂云.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J].南京农专学报,2000,16(2):81-84. 被引量:6
-
4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1):29-34.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13
-
1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13(6):48-51. 被引量:83
-
2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J].读书,1996,0(1):61-66. 被引量:22
-
3-.理解与教育--走向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05-106.
-
4H.J.德伯里.文化地理-- 文化.社会与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55-159.
-
5M.D.奥甫相尼科夫 B.A.拉祖姆内依.美学简明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7.212,214.
-
6[2]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大全[Z].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
7[4]沈福煦.建筑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
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
9张慧燕,王正昱.陶行知的师德及其现实意义[J]南京农专学报,1996(02).
-
10宋卫.各具特色的香港大专院校图书馆[J].图书馆,2001(4):39-4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53
-
1符燕妮,刘亚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中小学未来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综合),2024(1):26-31.
-
2黄少玲.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新思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251-252. 被引量:1
-
3何宇.论校园视觉文化中的隐形教育功能[J].课程教学研究,2012(4):23-25. 被引量:3
-
4尹彦.谈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心理机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24-27.
-
5袁学飞.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隐性课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7):9-10. 被引量:1
-
6武有祯,王建华.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1):71-72.
-
7许嘉馨.略谈图书馆建筑美[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26(2):56-57. 被引量:3
-
8诸葛毅.高校图书馆现代建筑实用功能的观察与思考[J].华中建筑,2006,24(3):77-79. 被引量:3
-
9黄丽冰.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6):104-107. 被引量:1
-
10罗法洋,阳倩倩.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新论[J].教育与职业,2006(36):73-74. 被引量:5
-
1郭强.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J].少年写作(师者),2014(7):45-45.
-
2梁显涛.高中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策略[J].广西教育,2015,0(2):121-122.
-
3邵元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之我见[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9):117-118.
-
4杜文勇.加强自我锻炼能力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J].电子制作,2014,22(5X):197-197. 被引量:1
-
5黄玉翔.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J].吉林教育(综合),2013,0(6S):79-79. 被引量:1
-
6强民.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商情,2012(50):47-47.
-
7朱风书,颜军.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5(1):70-72. 被引量:3
-
8季建国.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08,0(2):31-32.
-
9纪合建.巧用体育游戏,提升小学体育教学实效[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5(6X). 被引量:2
-
10赵洪福.如何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28-29.
;